交通土建概论桥梁部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3

交通土建概论桥梁部分 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王娟

成都师范学院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成都 611130


摘要:

为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目标,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深入进行思政教学研究。文章以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桥梁部分为例,在探索思政融入课程的教学重点、思政元素设计、思政实施途径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对比该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前后,发现实施课程思政后教学效果有效明显提高。

关键词:

课程思政;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桥梁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raffic civil engineering

Wang Juan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needs in-dep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earch. Taking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raff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has gained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xploring the teaching focus, the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to the course. Compar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troduction to traffic civil engineering; Bridg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如何落实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重中之重。2020 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2021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会上解读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的政策时指出大学有一个根本的职能就是立德树人,大学的老师有各种角色但是一个老师的第一角色就是教书育人。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接受思政教育,到了大学同样也要进行思政教育,但是学生进大学前要么已经成年要么邻近成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塑造,在大学中占比80%的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呢?下面主要以成都师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交通土建概论》课程中桥梁部分为例,探讨思政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1.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1.1课程思政存在表面化和硬融入的问题

现在各地高校的校领导、教务、系院都在推进课程思政,所以高校老师在领导的要求下都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只是有的专业课教师墨守成规思想上抵触只表面应付,对课程思政思考不深入,思政设计不合理,没有收集足够多的思政元素资料,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不够吻合显得过于生硬,像是一边上思政课一边上专业课,效果很差。

1.2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不够

教师平时收集和积累课程思政资源不够,相关参考书、相关视频资料看的少,参加的课程思政培训太少,思路没有打开,不知道哪些案例属于思政范畴,导致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不够。有的教师课程思政片面化,只是挖掘单一方面的思政元素,如对工程伦理类的课程思政元素收集的资料较多,但是其他方面的思政元素往往很少或没有,未考虑思政总体设计的需要。

1.3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不到位

有的教师缺乏对育人方面的工作热情,缺乏育人的主动积极性,对育人方面不够重视,育人意识不强,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举一些课程思政相关的案例,只是教师自己从没有认真思考这些案例除了与专业内容相关还具有某些思政含义,没有提醒学生以便从中获得思政引导,育人意识不到位。有的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人文素养方面差强人意,育人方面的语言表达缺乏说服力,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到位。

2.《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桥梁部分思政建设的重点

针对目前专业课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结合《交通土建概论》课程的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纪守法、具有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为重点,《交通土建概论》课程团队针对桥梁部分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思政建设。

2.1科学思维与科研创新

通过介绍桥梁设计建造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刻苦专研、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

2.2科学伦理与道德情操

通过介绍桥梁设计建造大师背后的故事,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追逐名利,务实、节约、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爱国,胆大心细,不盲从规范。

2.3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

通过桥梁事故血的教训,让学生知道结构设计施工失败的后果,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严把质量关,遵守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

2.4大国工匠和家国情怀

通过经典桥梁工程案例,让学生感受我国建桥人的智慧与匠人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展现我国现在桥梁建设的水平,感受祖国的强大,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3.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结合办学定位、本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交通土建概论》课程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已经深入挖掘收集整理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覆盖了教学各章内容,桥梁部分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知识点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

桥梁概述中建桥的意义

为什么要建桥中举例大渡河铁索桥,讲述飞夺泸定桥的红军长征故事,让学生回顾革命先烈英勇战斗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

2

我国古代桥梁发展历史

举例中国古代的赵州桥、虹桥,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世界桥梁奇迹,让学生感受古代建桥人的智慧与匠人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3

我国现代桥梁发展历史

现代的钱塘江大桥炸后重修,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思索责任和担当。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江大桥与发生引桥坍塌事故的钱江三桥比较。以茅以升为代表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困难,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茅以升对建桥的每一道工序,都极尽苛刻,大到钢梁的架设,小到每一颗螺丝钉都有严格的检查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4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

列举润扬长江大桥、西侯门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例子,让学生知道我国已进入桥梁大国和强国的行列,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5

桥梁规划设计

托马斯·泰尔福德在他设计建造的威尔士麦奈海峡桥施工前和朋友说他都彻夜难眠,尽管他对自己的设计信心十足,谨慎对待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小错误,然而,他还是在完成一项很多人不只一次宣称是不可能完成的项目[3]。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创新精神。

6

桥梁立面布置

讲述桥梁纵坡设置相关的事故:美国一座被船撞击后桥面部分坠落水中,但是桥上高速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由于纵坡较大无法看到前方情况,等邻近发现没有桥面时已经来不急刹车了,结果造成多辆汽车自杀式坠入水中。直到一辆汽车在岸上人挥舞提示下停下来,才终止了这一灾难的扩大。强调设计师责任重大,桥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

7

桥面构造

石桥面的卢沟桥的故事,让学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卢沟桥承载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建桥智慧,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8

砼简支梁桥

我国有基建狂魔之称,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中采用的机械设备是让人震惊的,如大吨位浮吊、大载重架桥机等,体现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水平,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9

钢梁桥

解放初期,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了大量的桥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它是一座争气桥,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低合金钢,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10

钢梁桥

加拿大的魁北克桥垮塌的例子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严把质量关,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

11

钢梁桥

本杰明∙贝克创新了悬臂桁架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2

拱桥

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新月形”的加拉比特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3

拱桥

美丽的玉带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14

拱桥

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等,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严把质量关,遵守职业道德,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

15

拱桥

林同炎所计划和设计的公路、铁路以及高楼大厦,各式桥梁遍及中国、亚洲及南、北美洲。其代表作有:1979年获得进步设计建筑首奖的Ruck-A-Chucky桥,世界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梁——南宁大桥等。林同炎认为,规范并不是枷锁,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禁地,更不应用做保守工程师的保护伞,应该不盲从规范而寻求利用自然规律。胆子要大,同时也要心细。思想要放开,而设计中各项细节都要想到,要想到底。还要请教专家,甚至多位专家顾问咨询,听他们的意见,才有把握。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教育,培训学生创新意识。

16

斜拉桥

以李国豪为首的中国桥梁建设前辈敢为人先,从日本人手里夺回了南浦大桥的设计权,迈出了我国现代斜拉桥建设的第一步[4]。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迎接挑战、积极创新、肯于专研的精神。

17

斜拉桥

介绍伟大的桥梁设计师邓文中,他对专利的看法对桥梁设计的看法熏陶学生不追逐名利,务实、节约的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精神。

18

斜拉桥

苏通长江大桥等各式各样的斜拉桥为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探索开拓的创新思维。

19

悬索桥

介绍虎门大桥的建设历程,虎门是林则徐烧毁鸦片的地方,鸦片战争是中国人屈辱和耻辱的开始,而虎门大桥是我国自主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开始[4]。培养学生不忘国耻、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20

悬索桥

讲述布鲁克林大桥的修建过程,培养学生自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艰苦奋斗、奉献精神。

21

斜拉桥

旧塔科马桥垮塌例子,港珠澳大桥的桥梁风洞实验,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严把质量关,遵守职业道德,严把质量关,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

22

悬索桥

纸桥过车加载实践,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积极创新、肯于专研的精神。

23

桥梁基础

据统计2012年有湖南平江永固桥等3起因暴雨导致的垮塌事故发生,在水灾中,桥梁的垮塌大部分跟桥墩等基础部位被冲刷脱空有关,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和位移,导致大桥坍塌或被冲毁。让学生肩负起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放心工程。


4.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

4.1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思政元素设计

各门专业课的教学都是为了达到所在专业最终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应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方面的要求有支撑作用,那么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考虑思政方面的总体培养要求,在设计具体一门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时必然要结合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的要求。图1是成都师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思政方面的总体要求。

61caad32584fc_html_2ec6fb993247132e.png

图1

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工程造价专业《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教学团队重点将科学思维与科研创新、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大国工匠和家国情怀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教学中,科学设置课程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备课时重新设计课件和教案、选择教材和参考资料,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做到润物无声,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个人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应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门学问刻苦专研,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密切关注时事政治、新闻及社会动态; 思考如何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所教的学生有政治信仰进而有学习动力;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去教书育人,阅读线上线下相关文章,观看专业相关教学视频,平时积累了大量思政素材,做到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平时教学研讨时教学团队也经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讨和学习,交流心得持续改进!

4.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线上资源在教学各环节融入思政内容

《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授课、作业、考试中都融入思政内容。制作课件时更多的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制作,更多地用融入思政内容的图片、模型和短视频形象生动地进行专业课教学,课前采用线上任务布置的方式进行,其中融入思政内容,课程引入环节融入思政内容,分组讨论等环节融入思政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同时阐述思政方面的感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布置作业时也引入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教学视频、拓展视频等资源,考试中也可含有思政元素,评价教学效果。

5.结果分析

成都师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交通土建概论》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更爱提问和动脑思考,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的目标和未来志向更明确。根据调查,《交通土建概论》实施课程思政前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1%,实施课程思政后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到93%,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分析解决交通土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表明课程思政的实施提高了教学效果。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对于《交通土建概论》的教师来说应该为学生做为人处事的示范,言传身教,不仅传授专业的交通土建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德才兼备,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尹金萍.高校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4):44-45.

[3]戴公连,宋旭明.漫话桥梁[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韩冰玉.“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8):48-49.


成都师范学院项目,项目编号XJYLKC2024


作者:王娟,1979年4月生,女,籍贯辽宁盘锦,副教授,同时也是高工,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建筑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