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张雪梅

石家庄市金地小学 050800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目标方向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而数学无疑是最能凸显创新精神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创新意识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综合性,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不能仅进行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精髓,并将学校学习到的重点内容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状态。为了能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环境具备全新的光彩,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积极利用课下时间与本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切实了解学生实际存在的学习问题,这样才可以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学知识教学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教学效率。

一、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更易能引导其产生创造的冲动。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要让学生去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全部乐趣。

例如:教师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先认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然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并问学生什么感觉,以此激发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哪个愿意来试一试?”顿时,学生兴趣高涨,马上有许多学生说:“平方分米。”教师马上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接下来教师趁热打铁,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老师不讲,同学们不看书,谁能说说刚才你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教师乘胜追击:“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观察、质疑、比较、辩论、归纳……从而得到新发现。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在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只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节奏,不允许出现偏差,更不用说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学习。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僵化,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看作教育和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爱上数学课。心理学家罗斯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心理安全、自由,才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则是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由过去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教”“学”并重,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用微笑面对学生,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互相启发,使学生放下紧张、戒备的心理,实现思维的活跃。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困惑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争论,让学生敢想、敢问,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三、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创造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教学策略,旨在让更多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快速进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状态中。小学生在研究各种文化课知识内涵的时候更加愿意参与到具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中,然而以往的数学授课环境并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愉快的感受,学生看似在倾听教师阐释教学内容,但也只能够对其中各种概念进行机械化记忆,并没有在内心深处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即便教师制订了良好的教学计划也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精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此过程中消耗殆尽。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授课技术和设备,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的初始阶段了解到课堂主要阐释的内容,精彩纷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拆解,依据每个教学环节制作精良的电子课件。

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时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小学生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测量单位也仅有“厘米”或者“米”,而对于“千米”或“毫米”等概念并不具备深刻的印象,在解决单位填空题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为了激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对于周边事物具备更加清晰的认知,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会辨析各种数学概念,教师在正式讲授这节课之前应该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图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能够表示该物体尺寸的长度单位。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也可以知晓学生在哪一个学习环节中出现了思维上的偏差,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程序,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富有动态化特征,学生对自身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印象更加深刻,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知识的精髓,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也会在此基础上得到稳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也可以借此机会获得完善。不仅如此,班级内部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也会借此机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每个学生都能够收获更加璀璨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春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家长,2020(32):48+50.

[2]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9):39.

[3]邬美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8(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