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

陈晓龙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首先分析我们国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有效的分析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具体策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中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基于此,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对于日后创造艺术作品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策略

前言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和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因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社会工作岗位为基础,旨在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理论、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往往就会忽略学生们的艺术思维。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知识内容,比如:自然科学、社会文化、数学等等,所以,在实际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大学生艺术思维培养力度,促使其创造更多艺术作品。

1. 艺术思维的相关概述性内容分析

1)概念分析

所谓的艺术思维指的是在艺术创作活动之中,想象和联想、灵感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意识和无意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经过比较繁琐的辩证关系之后构成的思维方式,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共同成就了艺术思维。而这其中,艺术思维是主体,并占据重要的发展地位。

2)基本特征

第一,情感性。心理学在对感觉器官中的“联觉”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说到这样一句话:“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气味似乎有锋芒。”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艺术创作人员通过情感“移入”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情绪、情感客观化,促使作品充满感染力。

第二,模糊性。艺术思维反映事物内部的整体关系,这个过程促使思维主体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具备不确定性、不明晰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才能激发现代社会大众进行再创造活动[1]

第三,整体性。艺术通过形象来呈现,艺术思维的方式、过程不能离开表象的活动,具体反映到人的就是如生活本身那样的多方面形成的整体,是以整体形象来把握本质规律。

第四,想象性。想象贯穿于艺术思维的全阶段,艺术思维通过想象将真实的世界转换为虚灵的空间,感知为实、想象为虚,转换的深度直接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价值。

第五,意象性。艺术一般是通过形象来呈现的,也就是艺术思维的结果是要用艺术意象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基本目标是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意象性是其基本特征。

2.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艺术思维的重要性分析

思维的本身含义就是抽象的,这是人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最具价值的。思维是人民群众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基本上是在人民群众自身的情感价值之上加工而成的,而艺术思维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美的认知、美的表达、美的创新过程,这是由一系列的情感感知建立的,除本身之外是不能复制的,由于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个人的思维也都是不能随意控制的[2]。艺术的美在于思维的创造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思维能力,便可以体会作品韵味,在艺术思维的指导之下,美的创造更加多元化。而艺术思维和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基本一致,是人民群众建立自身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的帮助之下,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元素都可以被加工处理而成艺术的重要精华。

比如:在常见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在展示台上只放了一枚鸡蛋,没有其他的主题含义,在此过程中,启发大脑的艺术思维能力,设计不同的艺术场景、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不同意义的艺术作品。对此,我们便能了解到艺术思维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的重要价值,对于学生们的艺术思维培养也是不能忽略的。

3.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1)高职艺术学校的教育情况分析

我们国家在开展具体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现阶段,还没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没有对学生们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整个教学流程安排比较紧密。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3]。而在实际开展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力培养可能更缺少比较全面的规划,大部分学生们虽然对全部设计的内容都有所涉及,但是在其实践过程中,缺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受到艺术思维的限制,导致设计出来的作品缺少一定的艺术内涵。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束缚性,在目前比较紧张的人才竞争之中不能取得高效发展。

2)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们国家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缺少一定的艺术素养。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相关的审美教育培养比较重视,但是,在传统应试考试教育的束缚之下,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全部放在基础文化课上,在进入到大学阶段,虽然文化课过关,但是艺术素养的培养却只停留在起步阶段,审美观念比较粗浅,艺术思维相对匮乏,和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形成巨大的教学反差。基于以上,给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3)缺少课堂知识结构的有效调整

首先,我们国家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不能设计出和我们国家学生基本情况相一致的课堂教学。事实上,“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本身问题不太大,表现出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都很高超。但是,我们国家虽然延续了良好的美学理论,在实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却忽视了设计的适用价值,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4]

其次,高职艺术院校的学期是三学年,其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要进行一学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比如:美术基础、素描、色彩构成等等,第一学年还是以学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较弱,对于学会的技法以及本身的艺术设计不能更好的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

4.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

1)注重师资力量建设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在学习期间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到艺术思维和技能技术协调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在对学生们传递专业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们多多欣赏世界著名艺术设计作品,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星月夜》、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桑德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等,并对此开展激烈的讨论[5]。与此同时,老师要对其基于适当的指导,做好最后的总结收尾工作,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促使学生们不断积累艺术感知力和洞察力,对于日后系统的艺术创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地来源于不同省市,所以,学校方面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只有具备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

2)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艺术工作室”为基本主线,积极引进大中小型企业,建设具有先进设施、高技术含量以及具备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而且校内实训基地要集合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项目开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成为面向市场、行业、区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其创新能力,不断对实训基地进行更为妥善的设计、规划,建立全新的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除此之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应该突出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数字性等因素,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不断引进高科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艺术设计类设施设备。在建成之后的实训室要注重体现新工艺和新设计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们才能了解最新的艺术设计潮流,从而设计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艺术作品。

3)开发学生们的艺术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要求学生们会创作艺术作品,并且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品味,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具备自我理解、自我欣赏、以及丰厚的文化作品内涵的能力。现阶段,就读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自身的阅读量比较匮乏,缺少长远的眼光,对于艺术设计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优秀的设计师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艺术设计创作要求设计者在机具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之中不断探索自我情感和其他情感,将获得的情感价值体验和艺术作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开发学生们的艺术认识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艺术思维水平,从而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的优秀艺术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艺术设计类人才也提出更为严格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将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工作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层面。在实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开展艺术鉴赏课程和艺术审美课程,全面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思维,让学生们善于使用艺术性语言去开展自身的艺术设计活动,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博之, 潘熠龙. 探究视觉艺术在国画中的艺术审美思维——评《化形为境:中国画论视野下的现代视觉设计》[J]. 林产工业, 2020, 336(04):130-130.

[2]陈国兴.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培养创新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6):1-2.

[3]孙珊珊. 高职院校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与探索——基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5):4-5.

[4]傅建明. 海昏侯墓青铜器艺术设计审美研究与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评《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J]. 机械设计, 2020(5):1-2.

[5]欧阳才富. 艺术设计美学的心理与思维解析——评《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研究》[J]. 炭素技术, 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