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

赵林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心身发面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高效体育课堂,追求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让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成为当前“双减”语境下,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将探索体育教学的价值,以及价值回归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体育教学;价值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负担。2021年7月,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成为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体育作为义务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是继体育成为中考测试项目之后,教学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的重要体现。让体育真正回归教育,使其能够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

一、体育教学的价值分析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运动项目,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进而对个人的生活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体育教学贯穿在这个学生阶段。可见,体育教学的价值巨大,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一)促进学生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不仅是身体活动,也属于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项目,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有效改善身体机能,提高了身体免疫力,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够提升精神 状态,调整和改善情绪,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同时,在参与体育项目时,能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的心身健康程度得到提升,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约束,有较强的纪律性,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的组织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是心理素质的范畴。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时代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在培养体育意识方面发挥着攻不可没的作用。学生阶段,能够接触到各类体育运动,在运动中感受体育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魅力,掌握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和锻炼的方法,并且在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认识新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发现体育运动本身之外的优点,进而培养了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特征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基于以上,发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体育教育如何实现价值回归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体育的教学地位将会得到提升,这意味着体育课程获得了转正的机会。如何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一)“以生为本”: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制度改革的导向性,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用新的眼光审视体育教学的作用,综合衡量体育对学生终身产生的影响。因此,要认真对待体育课程,而不能再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指导每位学生,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使他们在体育课上学有所成。

(二)“寓教于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自由其思想”这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双减”背景下,体育课堂要展现出新的风貌,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内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课堂,带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找到乐趣,寓教于乐,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开展学生更喜欢的运动项目,在大家喜欢的运动氛围中,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营造出了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以体育人”: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双减”政策根本目的是“作业不出校,书包不回家”,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积极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活动的两个主要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的互相配合。体育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说再多,都不如给学生演示一遍好,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再全面,都不如亲自实践一次好。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在创新体育教学措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育项目的特点,理解运动规则,并全身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师生共同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体育作为长期不受重视的学科,迎来了“转正”的机会,其价值地位得到肯定和提升。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减负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减轻,而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减量提质,通过体育教学,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兴树森.探寻近代基础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J].中国教育学刊, 2019(A01):3.

[2]崔煜,简萍.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价值与实践思考[J]. 休闲,2019,No.204(12):141-141.

[3]赵法伟.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0, 39(4):4.

[4]孙东生.浅谈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5):204.

[5]焦素花,焦现伟.近代我国体育教育价值嬗变的过程探析[J]. 2021(2016-5):49-55.

作者简介:赵林(2001.1),女,汉族,籍贯:四川宜宾,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