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王爱芳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 深桥镇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500

摘要:近年来将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于教学体系之中,成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开始的重要课程。目前各地小学教学实践中,都在积极尝试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纵观小学课程,信息技术学习可以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对培养其新时代信息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本文首先叙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问题,随后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及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兴趣;有效;教学模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讲授能力以及教学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能否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以及是否可以实现学习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必须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单纯的强调技能技巧的传授,却未能给予对人格塑造应有的重视。

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这常常体现在教师在进行课堂传授过程中,没有对学生主体进行应有的关注,只是单纯的一味进行知识灌输,使得整体的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没有相应的课堂互动。二是教学过程缺乏实际应用,没有挖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在欲望,没有激发教学对象对实际操作的兴趣,教师没有将其充分应用出来。三是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意识,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没有将当前世界中具有信息技术特征的典型例子分享给学生,大大拉低学生的学习体验,极不利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却常常体现出教学乏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不符合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进度,不能够完全被学生所理解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整体教学氛围较为乏味,课堂太过于沉重,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式教学工具的引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多媒体教具作为教学辅助设备,为教学内容注入更多内涵,完善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例如,在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中《功能键本领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积极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小朋友最喜欢看的书:《西游记》以及用符号拼凑成有趣动物图、表情图等。通过多媒体,多展示一些符号方面的填空题,让学生能够在键盘上找到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对其进行完善补充,而教师在一旁适当讲解上档键“shift”、大小写字母锁定键“Capslk”等键的使用教学,以此逐步提升对于键盘功能键正确使用的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导入课堂

例如: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教育小学五年级上册中《防范病毒保安全》这节课,因为小学生们的认知往往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所以教师们应积极尝试以类似的实际生活案例进行启发:

教师:早上小军同学因为头疼、发热、咳嗽向我请了病假,大家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

学生:感冒了。

教师:对,小军感冒了,这是由于他受到了流感病毒的侵袭所造成。那么,大家猜一猜,你们面前的电脑会不会受到病毒的伤害而生病呢?

这种简短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们理解课堂内容,从而顺利的接受“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同时由此唤起孩子们开始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热情。通过多多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能够有效得把高度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孩子们接受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将这些抽象知识融入到既有知识体系中去。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生活好习惯

小学生往往还不能形成相关稳定的生活习惯,更喜欢随性而为,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尝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嵌入生活案例,由此降低孩子们的理解程度,改善其学习有效性,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例如: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文件分类好管理》,我们在上这节课时,可以引入生活点滴作为案例:教师:每个同学家长都有书柜或者存放书籍的箱子,哪一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学生们:书柜里放的都是书本呀,没有找到特别的规律呢?教师:实际上啊,只要你们善于思考,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的书籍分很多种类,书柜也有很多格子、格箱,这是方便我们放置不同种类的书籍。因此,我们要管理好我们的文件,千万不能随意保存安放,而必须按照逻辑性作条理、规范及分类管理。这样的案例就能够立足于孩子们的生活逻辑,在较短时间内懂得合理管理文件夹的意义,据此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分类文件夹的使用原则,从而有效的帮助他们接受相关教学内容,并且这样也可以促使孩子们更加深入的领会生活规律,从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引用生活中的案例,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环境,能够很好的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切实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当注意的是,灵活的引入各类生活案例,在此过程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例如:在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画图”工具的教学时,教师们应尝试在教学时加入游戏环节,以如下安排设计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按照个人想法,自由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随后把他们的画放在一起,开始进行“看图说话”或“看手势猜图”。这种类似的趣味性安排设计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们的课堂投入程度,有效强化其内在积极性,并且促进学生课堂知识记忆的进一步巩固深化,推动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入学生兴趣的游戏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第一反应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游戏机来使用,实际上信息技术学习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引导学时正确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计算机基础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计算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键位分布应牢记》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操作一些金山打字中的游戏软件,让学生既能够得到游戏的快乐,又能够提升其熟悉键位分布的学习能力,寓教于学大大提升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又比如,那些爱看电影的学生,尝试指导他们怎样正确的使用影音软件;那些爱听音乐的学生,尝试引导他们进行音乐下载。在这些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当遇到问题时,我们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解决问题。这样借助于类似的一系列生活化教学模式,帮助孩子们在其热爱的方向上不断探索前进,进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门槛较高的学科,非常注重技术和生活的有效融合,小学生作为时代新生儿,与其他年纪的学生不同。教师应该认清教学对象,不断提升和完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始后,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点滴相结合,以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引领学生高效学习信息技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塑造,进而达到新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们从信息技术学习中汲取营养,促进他们全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瑞超.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J].家长.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