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资源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双减”政策下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资源的运用

郑坚

广西南宁市 宾阳县敷文中学 530401

摘要: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影响之下,教师更应当抓紧课堂宝贵的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不能依靠课外补习班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故事资源,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历史兴趣,拓宽学生认知历史面貌的角度。然而故事教学的素材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为学生合理筛选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找准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投放时机,找准切入口才能发挥故事教学的作用,本文围绕着初中历史教学故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历史;故事资源

引文:

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以及新课改的推进,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只有为学生减负才能实现双减政策的核心和初衷。当前反观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进的问题不在少数,很多教师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并不合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并不感兴趣,影响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课堂历史教学之中如果能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挖掘故事资源,就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以史为鉴的功能,也能进一步让学生听懂历史课,感悟历史事件,真正在历史教学中有所收获。

一、初中历史教学故事资源的运用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资源的运用有其必要性,第一个方面是因为历史教学和故事本身就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对于历史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历史是曾经做过的事情和发生过的事情,这一定义就明确的指出历史教学指的是回忆过去的事,这也符合人们对历史的通俗概念。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来看,历史定义并不能如此的粗糙,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然而必须要承认的是只有在知晓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求历史规律。所谓故事是什么故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发生过的事用朴素的观点来看把它总结成抽象的篇幅就可以被称作为历史[1]。由此可见历史和故事本性上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讲历史也可以把它讲成讲故事的形式,故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

第二个方面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学习历史需要45分钟之内保持在课堂专注度的状态之中,提高大脑兴奋程度,集中注意力,否则在意志力过于消沉分散的情况之下是无法学好历史的,也会导致学生缺乏课堂想象力。故事教学本身就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感性素材,从故事教学之中让历史教学有温度有人性化,让学生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时间线索,而更是有血有肉、曾经存在过的人物和事物。可以让学生通过故事读到活泼生动的情节,也可以摆脱历史学习的琐碎感和枯燥感,有助于为师生沟通架起一定的桥梁。在历史学习的氛围和故事之下,学生能够更加放松自己,摆脱消沉的情绪。

  1. 双减”政策下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趣说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有很多学生对历史教学不感兴趣的话题,教育工作者要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历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为过去发生的一些人和事情,但是历史课堂必须要把它抽象性有条理的陈列出来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二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其实可以通过趣说历史故事的形式来化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找准时机穿插几个小故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专注度和活跃度,也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是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讲故事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详略得当,并且讲故事不能单纯的讲故事,还要和其他的历史时间线索、人物线索联系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这部分讲故事的消极时间变成积极时间。在故事之中教师要突出关键词和关键的时间线索,故事的篇幅和使用量不能太大,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穿插三四个故事甚至四五个故事就会让历史课堂变成故事会,同时讲故事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不能超越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教材上已经出现了的故事不要再次重复比如在讲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知识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处死路易十六这一个小细节为学生铺展历史故事,谈一谈历史上曾经真实出现过的断头机,作为一种杀人工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恰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学习兴趣。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91年颁布了法律,规定以断头机作为死刑执行的工具,然而没想到过了一年半之后,被送上断头机的恰恰是他本人。断头机的铡刀非常锋利,在临行之前再然会得到一杯甜酒和一支香烟,这样晕乎乎的在沉醉的情况下被断头就不会太痛苦。迄今为止,由路易十六亲自发明的杀人机器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在这一小故事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细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把这些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二)边讲故事边讲课,提高故事的穿插契合度

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之中可以尝试着用历史故事来解决问题,通过历史故事的解读找准切入口,边讲故事边讲课,把故事和课文内容缠绕在一起,不能脱离理论而讲实践,也不能脱离实践讲理论。在历史故事的讲解之中教师还需要处理好个体和共性的区别,观察历史人物也要把握大体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让学生仅凭经验去揣测臆想。此外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的时候还要讲清楚故事发生的背景成因,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和学习加强史料分析能力和文案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中日甲午战争”这一章节的讲述之中,主要包括《马关条约》和《黄海大战》两个重要的板块,这两个重要的板块看似单独陈列,但其中却有一个共同的人物作为连接点,那就是李鸿章。通过晚清大臣李鸿章的故事讲解,把教材之间的不同板块串联起来,要注意的是,在讲解故事的时候不能偏离课程目标,要让李鸿章这个人物的线索贯穿始终又不能让学生觉得仅仅是在介绍这一人物,而是要通过李鸿章的经历引发后人的思考。教师可以介绍李鸿章初入官场雄心壮志,到后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挑战时复杂的心情。讲解一个人物的一生时间线索可能较长,教师要择其重点而讲之,整个故事阶段可以分为出入官场、艰难的选择、屈辱的出使三个部分来讲解[3]。比较精彩的看点可以引入在签约之前李鸿章险些被刺杀、李鸿章代替光绪皇帝签署不平等条约受到后世的讨伐,这些小故事能让学生听起来跌宕起伏,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讲完历史故事之后,教师不要忘记对这一故事进行总结,结合课文内容表达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国家的荣辱和兴衰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导致的,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够负担的,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不具备的失败找借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免受外敌的侵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历史教学需要为学生减负,历史故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就是良好的教育手段,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中融入故事资源能够帮学生答疑解惑,也能够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辅助学生加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历史故事符合双节政策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琦. 故事资源应用于七年级历史课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杨婷. 初中历史故事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李秋莹. 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