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思考

魏清凤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崇和实验小学 365000

摘要:习作作为语文教学之一,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训内容。既是认知和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达。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基于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将语文教学课堂的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表达能力

一篇优秀的作文,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奇思妙想,都满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优秀的良品佳作会带给人以审美的感觉或精神上的启迪。习作是语文教学最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之一,能够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寻找帮助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一、改进习作教学

1.习作内容与优秀课文相结合

要转换固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育实践性课程来做到传授知识的主要目标。比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观潮》时,可以运用互联网,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渠道给小学生介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波澜壮阔。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从书本中积累习作的素材。学习如何将教材中的好句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指导学生题目的安排与实际紧密相关

要求学生发现生活、记录生活的同时,我们要将习作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学习无用"的错误认知。比如教学《繁星》时,学生就可以以自己的家乡的繁星为主题安排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并在作文中写下自己的家乡在夜晚中闪闪发光的星辰下发生的趣事。所以当的学生在书中写出自己真正的思考和想法时,就会充分地激发其习作的兴趣与想像力。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一步地解到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随着现代新媒体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它已经影响许多领域。在现代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若是能够正确地使用多媒体,将会起到良好的指导性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统编版的《蝙蝠与雷达》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科技从动物学习的技术相关的信息和图片。让大家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来欣赏现代科技结合生物技术的科技之美,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当文章和形象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在以后的习作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会有清晰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微型习作

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确定标准关键词,再罗列课文提纲。因为学生在阅读时罗列大纲,即创设习作框架的整个过程,提纲直接关系到习作的逻辑和层次。我们要严格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构架"造血",使创作变得新颖生动。当遇到阅读任务时,不妨先看一看,找出阅读灵感;此外,在给小学生作文课时,可以考虑开设微型习作课,要求小学生写短篇作文,而且要按照自己的命题,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把自己所描述的东西表达出来,提高表达能力。

二、关注生活的习作方法

1.堆积习作材料

累积是作文教学最常用的,可以记录每天观察时间、地点、人物,为今后进行习作。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地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方法,引导多思考,记录日常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作为自己书籍和习作的资料库。比如学校周围的动植物和大厦,当地的风土人情,风景优美的景色;一年四季和季节的交替所带来的环境变化等,都可以一一记录下来,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世界和生活的眼睛,让有更加热爱生活。并且很自然地把感觉带入到习作中。只有积累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提升,才能游刃有余,精神饱满地习作,提高表达能力。

2.丰富生活情感

要想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进现实生活,在的现实生活中去理解、体验,把由此所衍生的丰富感受和情绪融入到这篇文章中,使得这篇文章更加具有强烈的、真实的思想和情绪色彩。比如,在重阳节当天,带领大多数学生到家去参加一个爱心的敬老院,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亲自清理和打扫家里的房间、展示节目、和老人说话等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内心深处想要帮助别人的热切愿望,进而面对面地互助、互帮,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3.增加学生阅读量

在推动和实施习作教学中,老师也要认真地贯彻并严格执行新的课程规范。采取个性化的习作方法和形式,充分尊重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具体而言,习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指导老师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应该提供给学生有机会去向学生宣传的主体,表达自己的心理情感和体验,在教学中表现出自己的个人品格,张扬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表达能力。

4.从生活进行切入

尽管现代教育在课堂上的教学,老师所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很多,但只有符合小学生自身认知的规律,能够引导和启发的习作兴趣的教学手段才是好方法,才有机会对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生活为习作课堂教学主体进行切入,让其习作与学生的真实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使能够在习作的过程中摆脱出无话可讲的状态,让生活成为学生感受到兴趣的习作课堂,提供强大的帮忙。

比如,在开始学习记叙文等方面的作文习作时,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划分并组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从其中挑选出一篇关于作文习作的范文,来然后引导每组学生以习作者自身为讨论主体和习作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该篇作文的一些优缺点,之后再把它都带到教学课堂中拿出去一并进行案例陈述和具体展示,以便于开拓每个学生的习作视野和开拓思维发展空间,提高表达能力。

5.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习作素材

一篇优秀的作文,或许充满创造性和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或许满含着创造性的真情实感,这些优秀的良品佳作往往会带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或精神上的启迪。而优秀作品的创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老师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阶段就开始更加注重地培养习作的兴趣,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阶段就更加注重提高习作技巧,为其撰写出好的优秀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求教师从当代小学生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结合当代语文教学的特点,指导小学生发现生活的习作教学。

比如,在学校教小学叙事习作教学课程时,虽然小学生已经可以普遍使用很多简短的文学成语,但是内容层次不清,没有条理逻辑性差乏没有条理,是对于文学素材的东拼西凑。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对作文的思路:"从新梳理,想一想家乡的山、水到底是怎样的?从身边人、身旁事、身边景开始写起,保证真实性。"之后,对学生作文做出一些具有很大针对性的习作指导,学生的作文习作思维风格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转变,虽然其习作语言并不华丽,但却是争取得到的最大胜利就在于真情实感,非常深刻地打动人心,提高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生思维表达方式日益活跃。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作为对知识的学习最终决定性的因素,要让这些知识更好地贴近生活,便于的学生理解和利用,习作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教师应该以指导小学生习作为主体和工作的方向,不断地探索并完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燕永红. 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2):105.

[2]贾军连.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4):698-699.

[3]幸小菊. 小学语文五年级统编教材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策略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4):1.

[4]周申华.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下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J]. 2020.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基于统编教材背景下的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YKT-2003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