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研究的信息化教育网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探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研究的信息化教育网络

梁雄静

广西百色田东县田东中学 531599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的教育理念驱使下,陈旧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师及学生发展的“瓶颈”,甚至停滞不前。我校 9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虽然农村孩子的性格纯朴,但他们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交际能力欠缺,与老师的交流,同学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同时学习的合作意识,生活上的互助意识不强,不少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假期玩手机较为严重,到网吧玩网络游戏、看网络小说的学生为数不少,手机、电脑网络的出现对青少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这样问题地不断呈现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个严肃问题,而如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力联合起来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值得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士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 三位一体 共育

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曾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1. 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

进入了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严峻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1. 如何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研究的信息化教育网络

  1. 学校在构筑“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应起龙头作用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校情搞好这一网络的建设工作。学校作为一个大群体,有丰富的资源。学校首先应制定好信息技术教育与发展长远规划,成为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把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与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必须跟上,要建立校园网络以及相应的多功能室,并且开通互联网与国际接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努力实现三方的共同参与、沟通,达到资源的共享。

  1. 社会在构筑“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应起平台作用

社会作为教育的大环境,又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具体来说它又包含许多的具体部门。这里主要谈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区和各办学助学单位的作为。政府应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信息技术运用的法律地位,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管理。

  1. 家庭在构筑“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应起基础作用

家庭也是一个教育环境与阵地,为构筑“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学网络奠定了基础。家庭不但参与到这一构筑活动中来,而且也为社会和学校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为重要的信息源。

  1. 学校、家庭、社会要充分利用好教育网络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效率

由于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学网络,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呢?

  1. 家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

在当今社会,需要家长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来。但是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在校的情况,因此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进行。家长把孩子在家的情况以及孩子和教师的要求等以电子邮件、微信、QQ、钉钉等形式发送给老师,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1.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教育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能从中捕获相关的教育信息,同时把这些信息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加以开发利用。老师走出去就能学到各地先进的教育经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自己教学研究的经验成果传递到各地,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考,也可利用互联网与名师交流等。

其次,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与家长和社会交流,如老师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等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钉钉的形式发送给家长或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导课在互联网上发布,让更多需要辅导的学生在互联网上就可以得到重新的学习;开设空中课堂、钉钉等接受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1. 构筑“三位一体”信息化教育网络的阻力

  1.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信息化建设有辉煌的未来,但其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来自于社会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门、一支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而且需要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参与。

  1. 进一步提升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信息意识

要搞好信息化教育的应用就必须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整体信息意识及应用水平。然而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偏远山村,存在现代的环境与“无知”的家长的差距,学生即便是“巧妇”也只能作“无米之炊”。这种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落后于学校的数字化规划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所以我们只能是望洋兴叹。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它有着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构筑“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络,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现代化技术,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只要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这门新技术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帮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为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提供更多的有效性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鳞斌.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