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校本课程 提升人工智能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聚焦 校本课程 提升人工智能能力

郑钢峰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322200

[摘要]本人从学生中了解到,其实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缺失的,很多的家长也还是停留的“学生操作电脑=玩游戏”的阶段,导致了孩子们很少接触信息时代的产物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有义务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状态进行分析、交流,让家长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对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时代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以校本为依托从社会背景现状分析、利用平台提升“人工智能”、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从这些方法展开阐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展教学

一、社会背景现状分析

1.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实践基地,可以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学校“不少课程内容陈旧,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的教材,在很多的课程汇总已经和我们的现实社会脱轨了,比如:教材中有一个内容是让学生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申请电子邮件是要有手机认证的,教材的滞后性严重的影响了现代教学,使很多的学生学习也缺少了时代感。因此在教学内容几大变革下,开发和研究校本课程也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3.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可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思维和动手实践教育,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将有深远的影响。

而现在在社会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产物了,如:我们的车子进入停车场时,会自动的将车牌号进行登记和记录时间,出停车场时又会自动的进行计算在停车场的时间。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其实已经讲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计算思维,运用的淋漓尽致了。

二、利用学校平台开展课程,提升“人工智能”软实力。

1.开设《我有一支神笔》课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概念

3D涂鸦笔(3Doodler)利用塑料丝书写,并借助笔尖里的内置风扇,令塑料丝几乎是在瞬间冷却。这种现实版“神笔”让孩子们任意发挥,创作从3D动物到埃菲尔铁塔模型的一切东西。孩子们作画都是停留在平面上的作画,学校将开设的这样的3D建模课程,非常有效的可以给孩子立体认知世界的机会。

2.开设《创意编程》课程,培养孩子们计算思维。

《创意编程》课程的设计是利用软件scratch软件,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MIT) 设计开发的少儿编程工具。其特点是:使用者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用鼠标拖动模块到程序编辑栏就可以了。右边的部分是编辑好的程序代码,中间是可以用来选择的功能模块,左边上部是程序预览和运行窗口,左边下部是角色窗口。让孩子们从简单的图形化程序开始编译,通过编译程序,让孩子们知道编译程序并不是想像中这么有难度,通过课程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知道程序编译的基本结构,让孩子们的计算思维有进一步的提升。

3.开设《c++编程》课程,让学生对编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c++编程》通过学生学习c++语言,知道学习程序是需要思考的,通过编程的学习进行培优,让真正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自己能有进一步提升。

学生通过造物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学习编程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三、用具体的“操作”提升“人工智能”的载体

1.成立scratch编程兴趣团队。

纯粹的编程教学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相对深奥,属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高阶版”,主要是低年级的孩子连最基本的数学公式、英语单词都不会,如何学习纯编程语言呢?

因此为了锻炼孩子的“计算思维”让孩子接触这样的图形化编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提升编程能力,进入编程世界

学生通过对scratch 编程的学习,对于程序的三大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编程有兴趣的孩子来说,停留在这样的一个程度,深度是不够的,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将在学习过scratch编程的学生中挑选出,逻辑思维比较强、对于编程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再次提升,学习C++语言。

让孩子在学习中知道语言的魅力并参加由金华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竞赛来锻炼提升“计算机思维”。

四、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

1.课程具体实施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丰富新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课程学习,改变学生

(1)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信息技术学科提供了课程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把小学综合性学科的课堂做大了,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学知识、强能力。比如光感灯的制作,让孩子知道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每天见到的路灯。

(2)通过校本的建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做”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的每双手都有事干,每双眼睛都有自己的发现。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实践后,思维才会和知识经验相融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萌芽。当然,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受到各种阻碍,遇到一次阻碍就是一次锻炼学生的机会,学生通过一次次问题解决后,知识和能力便随之提升。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发挥活动育人的精神。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提高学生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主动设计程序的能力。学会如何观察发现有价值性的程序问题,如何确立研究小课题,如何拟定研究计划并实施,如何撰写研究报告,逐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4)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不断地提升学校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甘海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J] .信息技术与教学,2013年第10期.

[2]张舒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J] .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6期.


个人介绍:郑钢峰,出生日期:1984年12月,男,汉族,浙江浦江人,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专业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