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背诵经典——让小学生背《三字经》的教学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循序渐进,背诵经典——让小学生背《三字经》的教学尝试

杨丽仙

浙江省金华市浦阳第四小学 322200

摘要小学期间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间。是否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呢?怎样利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开展了一次“《三字经》背诵活动”。希望同学们开发自己的记忆潜能,通过背诵经典,增长学识,提升素养。

【关键词】背诵 《三字经》 快乐


如果想为孩子选择一本启蒙教育读本,很多家长会选择《三字经》。姑且不论为什么它能得到如此多的家长的信任,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在多年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非常重视学生“背诵的功夫”。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我试着给我二年级的学生增加点“养料”。于是,我开展了一个教学实验:让小学生背《三字经》。

缘起:三个学生的要求

依照往常的教学惯例,我都要求学生跟着上课进度,熟背课本的每一篇课文。本学期开学伊始,我新增加了一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超前背诵未学过的课文。起初这样做的目的是一部分自学能力好的同学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出乎意料的是,开学大约一个月后,班上有三名同学来告诉我,自己已经背熟了整本书的课文。我有些不相信了,决定抽查几篇课文。抽查的结果更让我吃惊——他们都一字不漏地,流利地背诵了课文。我欣喜万分,表扬了他们。受到奖励的他们依然没有离开办公室,这让我很疑惑。我问他们:还有什么事吗?一个学生说:“老师,您能不能再推荐我们背诵点课外的东西?”另两个学生也点点头。看着学生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求知的渴望,我又怎么会拒绝呢?我马上答应了他们,可是我一时也没想好推荐什么书。我让他们先回去,明天我再告诉他们答案。三个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这可给我留了个难题:该给这些聪明又好学的孩子们推荐点什么呢?

那一天空闲的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了这个问题。在具体选择书本之前,我先确定了选择的三条标准:

1.具有趣味性,能拓展学生知识面

2.生字不宜过多,篇幅不宜过长

3.文字要精炼,文章应易于背诵,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既然学生是想“尝尝鲜”,学习课外的知识,我开始翻书,咨询,上网查找相关信息。最终,我选择了从南宋以来诵读人数最多的经典启蒙读物——《三字经》。

过程:痛苦,并快乐着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先表扬了三位学习积极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接着我也告诉全班同学他们的要求和我的思考。“说了这么多,我最后决定向同学们推荐《三字经》。”我的话刚出口,班理就有了一阵小小的骚乱。“啊?《三字经》,幼儿园的小孩儿都会了。”“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嘛。”一说到《三字经》,大家马上条件反射地脱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再往下呢,能背完《三字经》的绝对是少数。学生们的沉默表示他们尴尬地接受了我的提议。我很快地给他们诵读了一遍《三字经》,并作了简短介绍。“像儿歌一样,真好玩。”“原来《三字经》这么长啊。”“我要背。”“我也要背。”学生们又活跃起来。我说:“我希望班上感兴趣的同学都来背诵《三字经》。”我与同学们约法三章:

1.这是一次教学活动,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

2.老师不强迫每一位同学参加,但一旦参加要坚持到底。

3.背《三字经》不是作业,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兴趣安排背诵进度。

循环式阶梯背诵法 报名工作顺利完成。我班共有48名学生,40名学生参加活动。80%的学生参加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我让同学们自愿结成背诵对子,两人一组,每天互相背诵当天背的内容。7人为一个分队,一周到队长那里背诵本周所背内容。全文背熟后,到老师这里接受最后考验,流利背诵完全文的同学为优胜者。“闯关成功”!这样循环背诵有助于学生真正的巩固所学知识。避免出现“背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背了明天的忘了今天的”,学生永远只会背“人之初,性本善”的情况。

竞赛式登山奖励法 小孩子做事常常三分钟热度,为了预防出现因为学生大多不能坚持而使活动不果而终的情况,我特意设计了相应奖励方法。我制作了一张“登山竞赛图”。

让学生以队为单位开展竞赛。游戏规则是:每一面小旗代表一个队。比赛开始时,美队的小旗都在山脚待命。比赛开始后,当队里的每一位队友都完成相应的背诵内容时,代表那一队的小旗就向上移一段距离。山顶的大旗代表全队队员都能流利背诵《三字经》。最先夺得大旗的小分队“登顶成功”,将受到一定的奖励。每一个队员都不想拖分队后腿,都会努力背诵。队员之间也形成一股相互督促的力量。队与队之间互相竞赛能起到激励同学们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让每个小分队队员之间互相协助,培养团队精神。


成果:小小故事王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后“《三字经》背诵活动”结束了。为了展示这次活动的成果,我组织了一次小型班会——《三字经》故事会。讲《三字经》里的故事就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补充故事细节,人物对话等等。如果对一个故事人物不熟悉,学生还得去查找资料了解这个人物的生平,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把故事说的吸引人,学生要开动脑筋,增加生动的对话,还有适当的肢体语言,这又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故事会上,《孟母三迁》、《凿壁借光》、《囊萤夜读》,一个接一个精彩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风采。开个故事会来作为“《三字经》背诵活动”的尾声是我当初不曾料想的。这里面还有一件小趣事。我在教室里无意间听到两个小男孩的对话。

“你知道孟子的妈妈为什么要搬三次家吗?”

“不知道。”

“你猜猜。”

“因为原来的房子太小了,孟子的妈妈挣了钱就买大房子。”

“不是。”

“那是因为原来小区物业管理不好?”

“也不是。”

“肯定是原来住在农村,现在搬到城里来住了。”

“不是,不是,让我来给你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

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讲得非常精彩,连我在一旁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位学生真不错,能活学活用。于是我萌生了开办一个故事会的想法,让学生们在背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班会结束时,我们还评出了“小小故事王”。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这次活动落下帷幕。

反思:站在巨人肩膀上

关于《三字经》 起初选择《三字经》我也曾有些犹豫。《三字经》中关于封建伦理纲常的内容一向受到批判。让小学生们学习这些是否合适?我思考后决定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让学生们主要吸收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髓,比如孝敬长辈,摒弃糟粕,如三纲五常。《三字经》中的文史知识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背诵 许多人都认为背诵是痛苦的,视背诵为洪水猛兽。事实上,背诵是否痛苦是因人而异的,不可一概而论。儿童时期是记忆力的黄金阶段,他们的记忆力逐渐发育成熟而理解力比较薄弱。一般而言,这一时期的背诵对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是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有一位学生在课外学习外语和古筝,课余时间主要花在这两方面,她并没有兴趣参加这个活动,也没参加。我依然很高兴,因为她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关于经典 “经典是唤醒人的著作,能够深入人的心灵深处。阅读经典,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增强与文素养,对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大有裨益。”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让他们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多少教育者的心声。开展这个活动,我也有受到近几年国内外“读经热”的影响,例如我到一些“读经”网站上借鉴教学经验,下载朗诵音频播放给学生们听。但我的这次教学活动并不是一次“读经活动”,而是一次对学生课外知识拓展的尝试。我的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学习,而且是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慧 、郑东升,《三字经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2. 薛瑞萍、徐冬梅、邱凤莲,《日有所诵》,长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