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刘南良

深圳市光明区公明民生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在幼儿的整个成长发展阶段,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早期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尽早地感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有利于幼儿正确审美意识的形成,促进其文学潜能的有效开发。幼儿心智方面尚处于萌芽发展状态,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早期阅读活动,并且活动当中的师幼互动极为关键,其互动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实际阅读质量。对此,本文从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入手,就当前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师幼互动;互动策略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听、说、读等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促进其阅读技能的快速提升,这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早期阅读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主动与幼儿保持良好的的互动交流,为其营造和谐愉悦的阅读氛围,从而对幼儿的阅读能力以及相互交往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1.师幼互动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意义

首先,师幼互动有助于早期阅读目标的实现。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技能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有效的师幼互动。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和幼儿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注重与幼儿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以便能够在互动过程中更加地了解幼儿,挖掘其兴趣点。通过师幼之间的良好互动,为孩子们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幼儿学习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

其次,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幼儿时期,属于个体可塑性较强的重要阶段,其主体性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师幼互动的实际效果会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幼儿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主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并对幼儿的活动参与情况做出有效评价。

同时在互动交流中,教师与幼儿会逐渐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幼儿自我认识的形成,并促使幼儿能够更加主动的和教师相互交流,进而有利于早期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1.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问题分析

2.1阅读环境单一

有行为学研究表明,设置科学合理的环境和正确引导,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为他们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阅读。但是从目前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园对于阅读环境的营造并不够重视,不仅空间设计单调,且环境布置也缺乏新意,在激发阅读兴趣方面并未发挥出较为有效的作用。

2.2活动方式单调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方式比较单调,并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心理的实际发展需求。比如在活动中缺乏对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早期阅读大部分都是组织幼儿在课堂上集中阅读,对于不同幼儿相互间的个体差异性有所忽视,师幼互动形式单一,互动深度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

2.3活动目标上存在认知偏差

幼儿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家长对幼儿成长的期望方向上,认为只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达到家长的期望目标,就等于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此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大多注重于提高幼儿的认字能力,忽略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致使阅读教学流于表面,无益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1. 早期阅读活动中提升师幼互动效果的有效策略

3.1在互动中投入真情实感

幼儿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幼儿,还应在相互交流沟通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这也是开展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只有真心相待,才能在幼儿内心洒下爱的种子,引导幼儿将这份温暖和爱传递给周围更多的人。并且促使幼儿能够更加主动的和教师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阅读活动效果的有效提升。

3.2关注情感变化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通常在早期阅读活动中都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直接地表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情感。相反,大部分孩子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上也非常容易发生变化。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交流时,应随时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查找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相应的疏导和抚慰。例如,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看到了故事的某个情节,突然变得忧郁或悲伤,对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及时查找原因,开导幼儿。

3.3组织形式多样化

教师在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与他人互动沟通。早期阅读活动是帮助幼儿积累社会经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基于幼儿的语言学习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首先,以游戏方式开展早期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有利于幼儿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阅读《阿秋和阿狐》绘本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所有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幼儿在扮演活动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感受和体会到爱与温暖。其次,教师还可以将阅读与手工、绘画等活动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更多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4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幼儿在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与尊重幼儿相互间的个体差异,结合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互动方式,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对幼儿加以指导。另外教师还应结合幼儿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尊重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互动沟通方式,而并非是大班、小班幼儿都采用相同的互动形式。除此以外,教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时,还应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幼儿,关注其实际的阅读需求,以便为孩子们提供最科学适宜的教育。例如针对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幼儿,教师在与其互动过程中,对于幼儿出现的错误可适当予以批评,以免幼儿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针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在与其互动时,应以鼓励为主,不可直接批评,以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弄巧成拙。

3.5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做好“家园共育”

幼儿的心理特征、阅读兴趣以及认知水平都具有阶段性特点,当前幼儿园已经对幼儿采用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因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具有了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身边和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新事物明显更感兴趣,基于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为他们准备的阅读素材,可以包含各种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童话故事,并且故事内容丰富多样,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但是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之间往往存在重点偏移或脱节等情况。比如,一些家长将“系统阅读”片面的理解为“系统识字”,让幼儿阅读各种知识性读物,或让孩子通过练习册来练字;还有一些家庭所使用的阅读读物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幼儿的实际阅读需要,大班幼儿在家还在使用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这些家庭阅读方式和内容都明显不利于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发展。对此,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家园合作”,通过家园练习册、电话、微信、家长会等不同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幼儿园所倡导的系统化阅读精神以及工作动态,帮助家长不断提高选择和使用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家教互动交流,促进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阅读能力的早期系统化培养活动中,促使家庭阅读能够保持与幼儿园阅读的一致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可以向幼儿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促使其健康成长;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且在阅读活动中师幼之间需要不断的沟通交流,教师应注重提高互动质量,与幼儿进行平等充分的交流,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雅静.早期阅读中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65):1.

  2. 王燕.浅议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明日,2018(25):1.

  3. 陈晶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J].亚太教育,2021(22):3.

  4. 王声平,王倩倩.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00(00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