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双减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林芝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福建省福州市, 350299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程中,由于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繁多,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对历史作业的兴趣,无法认真完成作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国家提倡减负增效,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引言:初中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延伸,不但能够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意识到历史作业的重要性,积极改变传统的作业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地作业氛围中学到历史知识。

  1. 初中历史作业现状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历史作业的设计。由于历史课本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所以,在布置历史作业时,教师通常会采用统一的作业形式,通过大量的作业量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这种单调乏味、机械式的作业形式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

  1. 双减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策略

  1. 设计趣味性的历史作业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富有创意性、新颖性、趣味性的作业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并从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历史作业始终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内容,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不仅可以让学生爱上写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尝试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

比如,利用歌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网上有很多关于历史知识的童谣,在教授完历史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找并背诵关于课本知识的相关顺口溜或歌谣。如,教授《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夏商西周的兴亡歌”。相比单调的背诵课文,学生更喜欢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顺序和历史事件。再比如教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学生搜索到这样的歌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背诵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义和团运动的矛头指向是帝国主义,因为帝国主义在中国占租借地,为非作歹。

(二)设计分层性的历史作业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设计初中历史作业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能力提升。比如,在教授《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内容: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设计基础性作业内容,掌握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设计延伸性的作业内容,分析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还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发挥特长的机会。比如在教授《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有的学生喜欢动手制作,教师则要求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一件古代的器具,或是结合对干栏式房屋的学习,制作一个干栏式房屋的模型;有的学生爱好文学,教师则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写一篇“假如我是半坡人,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的想象文;有的学生喜欢绘画,教师则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画一幅“古代半坡人的村落图”。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小组合作性的历史作业

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能力。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究,深度理解历史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轮流教课的作业内容,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工合作,完成整堂课的教授。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

如,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料,以PPT的形式进行教授。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呈现课堂内容,如讲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生“教授”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补充,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课堂知识。

(四)设计扩展延伸性的历史作业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可以布置一些课外延伸性的作业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视野,还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比如,在教授《贞观之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武则天的故事”,让学生除了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外,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

除此之外,我国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历史题材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搜集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并利用课上时间,分享观看的内容以及看完的感受。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总的来说,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仅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态度,还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所以,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不断探索新型的作业方式,不仅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而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霞.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9):89-90.

[2]戴军.初中历史多元化课后作业设计例谈[J].求学,2021(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