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高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和价值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双减背景下如何高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和价值目标

朱日烨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前提下,教师应该在平时进行案例教学实践时,将儒家道徳性与社会法治观引进案例课堂,让法律课堂更加面向当下社会生活,充分有效发挥了"小课堂、大社会"的积极作用。对此,本文将主要从怎样做好课前思想准备、把握法治课堂阵地、精简作业设计、课堂集体讨论、合作探究激励,分析双减背景下实施的有效教学环境理论和具体工作策略。

关键词:道德法治 双减背景 具体策略

引言: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地进行中,过去那种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甚至给开展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减负增效,是广大教师必须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提前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梳理教材浅显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还可以尝试做基础训练的习题,通过做习题,让学生收获两种体验,一是通过预习就能做出一些习题,让学生有成就感。另是学生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听课来解决,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自然就高了一筹。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前提前三分钟到教室进行新、旧知识两方面的预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前做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让课堂活动有条理、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使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最大化。对此,教师要积极研究新课标、教学大纲、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与难点,完成基础教学设计,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精准把握课堂教学的发力点,来做好"双减"的基础性工作。例如,在讲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我们考虑到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安排。首先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分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目标上进行设定,严格遵循课程特征,使课程内容得以完整呈现。课前的预习环节,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吸收融合的新知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把握学习进度,提高所有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进行课堂讨论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尽力让毎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展示的机会,引导着学生多角度的去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和其它学生学会合作一起去分析发现问题,解决各种问题。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里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团体,更有助于思维发展和责任担当。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甚至是小组进行。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1。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研讨,最终获得知识;在自主总结巩固的基础上,再次回到生活情境中,尝试运用所获知识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并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

"思政小课堂要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一堂最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应该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教师要深度挖掘时政新颖素材,做到融汇贯通,让知识体系化、时政知识化、活动主线化、学生能力化。教师选择最新的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感受榜样的力量。

想要实现高效课堂,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多学习,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知道自己的思想缺少什么,以谦逊的态度不断接受容纳新思想来提升自己。多去向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指导一线教师们多学习,到书本教材里去学习,指导学生课上学习,向基层社会实践中一线教师学习;在国内外各种科技合作、交流、分享、研讨等环境条件中,取长补短,拓宽了你对自己未来的思想眼界,迎接教育改革中更多的新挑战。

四、设置情景导入

创设课堂情境既可用来作为课堂情境导入,也可用作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景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要始终与广大学生生活紧密相互联系,巧用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对自己的生活有用的,这样オ会促发学习渴求的动力2

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科学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满足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需求,也体现了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求。

五、精简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精简是最为重要的任务,教师的工作要围绕精简化进行设计,锻炼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从而更加懂得道德与法治,学会变通,举一反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观察学生每一次作业后的实际表现,再根据学生的想法,迅速作出反应,真正让更简洁的内容起到重要作用,让学生的作业减负不减质。

六、让课堂走进生活

有一个最为近距离的例子,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时,结合垃圾分类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大棒骨、榴莲壳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分类产生分歧。通过查找相关的知识发现,这两种物品是属于其他垃圾,而并非我们意识当中的厨余垃圾。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学生们需要在居家时间学习,在居家期间,学生将通过手机每天自动记录各自家庭存放的家庭生活垃圾种类信息和存放数量,对其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分类,绘制有关垃圾分类宣传的知识报,并利用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再利用,将其制作成了美化生活的工艺品、游戏用具、学习用具等等。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充分地将知识转化到生活实践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结束语

总之,双减背景前提下大胆推进学科课堂与教学体系的有效改革实验与方法创新,这都是都是能直接推动提高教学体系质量、促进每个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直接实施途径。所以,关于广大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与法治课,教师们应积极端正道德教学工作态度方式与育人理念,把握课程教学潮流、理念与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做好课前准备、精简作业设计等策略的实施,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最终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开放、多元、精彩,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双减”背景下的教师之困[N]. 人民政协报,2022-03-02(011).DOI:10.28660/n.cnki.nrmzx.2022.001254.

[2]李晓红.“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实施[J].新教育,2022(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