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因材施教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黄程秀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胜利学校 342300

摘要:为推进教育公平,实行因材施教激励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目标,但作为改革主阵地的课堂,怎样进行因材施教一直是老师们普遍觉得头痛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因材施教;后进生;学习兴趣

引言: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包括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生活能力等,这都并非传统"填鸭式"教育所能做到的,更并非因为高分而进行的"题海战术"教育所能做到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强调创新性教育,通过改革创新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我们所遇到的都是一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环境,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学生之间在学习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学同样的东西,对不一样的孩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也就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存在着各种层次和差别的班集体,特别在农村学生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后进生"群体,而这种学生尽管与其他学生同样的在课堂里听讲,做着习题,虽然表面上进行了平等的教学,但其实因为多方面的差异,学生们并不能得到完全适用于自身的教学。

2、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2.1认清教育现状,为改革夯实基础

要想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并给学生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弄清楚孩子们的实际学业状况,以达到心中有数,然后再针对实际状况规划符合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之路,而经过个人考察后表明,如果孩子们并不愿意学习数学,学习效果下降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如下方面:

2.1.1学生不注重基础,使学习过程经常"卡壳"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么一类学生,他们自我感觉很良好,自己也认为学习的还可以,却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对于有些题目,他们或许还能懂得该道题的方法,但是因为自负心态作祟,让他们觉得没有需要花太多的时候去演算结论,长此以往,使学生的读题水平、计算能力都大幅度降低了,在正常考试中,经常"卡壳",或者因为计算能力不足,学生往往列出算式,却无法准确的算出正确答案,而这一类学生也大多集中于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同学。

2.1.2学生依赖心理严重,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里太过的溺爱使得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嘴,受不得一丁点辛苦,有强烈的教育依赖性心理,对教师一说一动,就无法很好地掌握教学的主动性,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心思整天被外面事情所影响,又无法把心思很好地放在教学中来,从而对教学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厌倦,在上课时既不会积极地认真听讲,在课后又无法学习复习强化,甚至整天迫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去学,让学生陷入了被动状况。

2.2为随班就读学生设计有效弹性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收集和掌握信息的重要环节,但随班就读学生写作的实效性往往较低,而故我在设计随班就读的学生写作时,也会综合考虑困难程度与实效性二方面,不管课堂作业还是课后写作都要和学校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并给学生做出个体化的调节。如:独自听读或指读、复述、抄袭、与小玩伴们共同完成任务、与老师及父母协同完成任务等。

2.3注重教学设计中健康心理的建设

在平时课堂中,我通过观察跟班读书学生很难把注意力长期聚焦在单纯的对象或事物上,上课时也极易发生学生专注力涣散的状况。所以在教学氛围方面,我针对跟班读书的学生平时沉默寡言、不主动地和别人交流、学业上心理负荷较重等特征,创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问题,从而持续引导了学生的关注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进而进行了更高效的专业知识传授。在设计问题时,我一般都会让随班就读学生先提出几个可以顺利解答出的较简易问题,又或是在周围同伴协助下能够解决的稍复杂问题,以适应学生的知识接触速度,以树立他们集中学习的自信,同时又稍微增加困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有问题时,我也会给出及时的引导,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可以设想当学生作课堂作业时,我悄悄地赶到学生的跟前,并轻轻比划或叮嘱指导,在这些貌似随便,实为有心,既不能明确地强调随班就读学生问题,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关注力的情形下,让每个学生在集中教育中获得了较优质的特殊教育。

3结束语

事实证明,只有我们教师有伯乐之明察,有伯乐之恒心,有伯乐之博学,就不难找寻不到千里马。但对于数学后进生的培养与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而需要老师们长期不懈的奋斗与坚持。在教学上,老师的眼光也不能只是聚焦在少数善于思维,能言善辩,喜欢表达等这些基础良好的学生上面,同时也要给后进步生一种对数学学习获得成功的希望,从而转变学生以往教学中的不良心态状况,让后进生对数学学习形成了浓厚兴趣。只要我们能一直坚持这么做下去,并运用好做到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再进行发扬,养成了学生们认真﹑踏实﹑用心做的良好习惯,就会辐射到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产生一个更优秀的人生态度,让孩子们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周博园,因材施教与“后进生”转化[J],文理导航,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