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浅谈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陈常碧

泉州市马甲中学 362014

【摘要】历史学科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图片则为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文字的有效补充,在历史教材中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历史图片应用的重视,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十分必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导入、课堂教学、总结深化三个方面对历史图片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图片;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合理的将教材内容和历史图片进行结合,以提升历史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主动性。为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图片的作用,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历史图片和历史教材的融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材料相比,历史图片更加的想象、生动、直观,其不仅可以对文字材料进行补充,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背景知识、历史背后的故事等等,这对于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均有非常积极的帮助。

其次,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单纯的文字讲解往往较为抽象,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容易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不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极易知识,在后续学习中极易被遗忘。而历史图片则更为直观、形象,通过历史图片可以更直接的将相关的历史情境展现给学生,这对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极易有重要作用。

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较多,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也多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知识,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通常高,甚至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历史图片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对于降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其学习效率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1在课程导入中应用历史图片,活跃课堂氛围

课程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目标;同时有效的课堂导入还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以更专注的态度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而在课程导入中合理的利用历史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历史图片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历史情境,促使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到历史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可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来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相关历史史料图片,如“长城”、“兵马俑”等图片,这些图片对于高中生而言都是比较熟悉的内容,虽然很多学生可能并没有真正取爬过长城、参观过兵马桶,但是这些内容对于他们而言都不陌生,在展示出这些图片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见过的或者认识中的长城、兵马桶是什么样子的,以轻松愉快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再以此为契机引入“秦始皇”、“秦朝中央集权”等内容,从而自然而然的带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示对该章节知识的学习。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的枯燥感、乏味感,能够以直观的图片、贴合学生生活的话题来导入课程,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可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2.2在课文讲解中应用历史图片,深入理解教材

课文讲解是历史课堂教学重中之重,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是否能够准确的将课文内容传达给学生,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从而可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产生影响。而单纯的以灌输式教学、口头讲解往往过于苍白无力,学生们虽然能够通过文字及教师的讲解对于历史知识产生一定认识,但多流于表面,这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刻记忆和掌握。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历史图片作为辅助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并通过直观、鲜活的图片史料来降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时,这一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状况,分析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并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而单纯的依靠文字和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常很难真正感受到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处境,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列强侵华的残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方式来为学生呈现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如教师可以剪辑《晚清悲歌》这一记录片中吸食鸦片的图片、军队松弛的图片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来展示侵略者的船坚炮利、发达经济等图片,从而和晚清时期的图片进行对比,以直观的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晚清战败的原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漫画的方式来辅助讲解鸦片战争的方式,通过讽刺性的漫画来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深化学生对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此外,通过文字和历史图片的结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这对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为此,充分了解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积极优化教学手段,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而历史图片的应用则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途径,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的利用历史图片来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改善其学习效果。当然,教无定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图片的方法远不止于文中所写,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要不断探索优化,以不断地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应芳. 浅析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8):38-39.

[1]桂平. 用图识史,图史互证——也谈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30):87.

[3]张瑞. 教材插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