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于浩

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 110067

摘要: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亟待与时俱进,及时转型。但是,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正视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挣脱传统教育理念束缚,结合学生学情与学科特征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知识兴趣,使历史教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教学策略

引言

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更是涉及古今中外,对学生的知识普及是广泛而全面的。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不仅能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更能从中学习前人智慧,以史为鉴,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把握学生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爱上历史学习。

一、新课标新教材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一)关注学习过程,增大了教师压力

在高中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关注和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的结果,是教学的重点。但是,高中历史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与此同时,高考考查重点从以往的知识与技能转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历史教材的知识密度降低,增加了许多开放性的内容。对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冲击,学生素养和能力培养,需要以知识为载体,需要教师关注教学过程。但是,在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改革,需要历史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达到预期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二)历史课时有限,教学任务完成有难度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也是教学的依据和工具。新课标规定了对历史学习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推出了“一标多本”的历史教材,如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等,虽然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都围绕新课标要求,内容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版本的内容编排顺序、需要讲解的程度不同,而且,整体来看,新教材的时序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弱。所有版本的教材,都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参考资料多等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理解新课标精神,本着“源于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研究和发现新教材与新课标的共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高中历史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灵活整合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创新运用,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师应尽快适应重参与、重能力培养的历史新课程教学。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回顾历史,发掘历史的趣味性

在中国古代,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重大作用,就是让我们可以借鉴先人的经验,吸取前人的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历史,就是让学生知道我们如今站立的这片土地,曾经存在着无数人生活过的痕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动地去发现历史,学习历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注重发掘历史中的趣味性和现实相关性,帮助学生提取经验,丰富自己的头脑。比如在学习高中历史时,教师可以从封邦建国讲到中央集权,从地方分权讲到专制皇权,也可以从爱琴文明讲到城邦政治,从北美大陆讲到英国政体。历史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时代是如何变更的,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怎样突破社会的禁锢、时代的束缚,在艰难的战争时代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些历史知识可能让学生感觉很遥远,无法去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甚至还会有学生对这些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根本不在意,认为没有什么学习的必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采用尽可能多的资料,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等还原历史画面,还可以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历史。

(二)思考历史,体会历史的鲜活性

目前有很多人会认为历史已经过去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显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学习历史不仅是要学生知道那些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思考历史。历史在今天依然可以充满活力,用历史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看见更有意义的未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历史之前,学生走进故宫的时候只会赞叹它的宏伟和壮观,去感受它的建筑风格的魅力。但是,当学生学习历史之后再走进故宫,看到的就不仅是眼前的建筑和陈列摆设,他会想象这个地方曾经有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这些凝结了人类劳动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凝结,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见证者。当走过故宫博物馆的时候,学生才能根据陈列的文物分析它的朝代、它的作用、它所包含的意义;当走过圆明园遗址的时候,才能知道这段屈辱的历史和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复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艰难历程。

(三)注重高中历史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历史教学任务比较艰巨,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这也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技能,如组织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完善对应的考核制度等。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历史教师积极学习,深挖课本。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发现,有些历史教师自身知识渊博,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在授课过程中能将同时期中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串联起来,将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连成一条线,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迹可循。这样,历史这门课程也因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而有些教师只是按着课本内容走,只在乎考点、得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历史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提高授课技能,促使学生对历史课程进行有效学习。

(四)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家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具备的。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如果只讲教材中的内容,可能会显得太过单一。教师可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巧妙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感悟历史事件中蕴含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甲午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给学生讲授邓世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同时,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黄海海战的片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邓世昌义无反顾、为国而战、可歌可泣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上密切结合故事教学法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还能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其家国情怀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确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循序渐进地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莉.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路径探微[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1):02.

[2]王彩霞.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20(7):50-54.

[3]王玉姗.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