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特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特质

韩晓雯

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中的重要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斗争与“中国精神”相结合,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延续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不竭精神动力昭示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以靠斗争赢得未来。当前,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首先理清“斗争”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斗争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

根据“斗争”的语义,狭义的“斗争”主要指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打击敌对分子和反动势力等。但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斗争”一词有着哲学和实践层面上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斗争是伴随着矛盾的普遍存在而存在的,是认识、分析、解决矛盾对立的一种基本手段;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自身历史使命,采取揭露、批判和革命等斗争方式与一切错误思潮和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进行斗争的实践,不同性质的矛盾选择不同方式的斗争形式。

“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是对事物运动发展动力的根本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属性。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就是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彻底唯物主义者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创造历史的主动精神。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反对回避斗争的唯心主义

有人认为,由于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经不是革命与战争,而是和平与发展,所以应该强调和谐和团结,斗争思维应该转化为和谐思维。

对此,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历史告诉我们,对手和敌人是不会因为我们的忍让和退缩就停止对我们的斗争和打击。和平和团结也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够真正实现。可见,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所有事物和事物的所有方面,也存在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回避斗争和放弃斗争就是放弃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就是承认斗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坚持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反对争勇斗狠的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斗争精神”不是争勇斗狠的斗争,更不是非此即彼极端的形而上学。斗争不仅要统揽全局,还要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正如发扬斗争精神的目的是取得胜利,达到预想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客观求实地把握矛盾的性质,因时因势地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比如处理敌我矛盾,有时要针锋相对,有时要迂回曲折,有时还要做出必要的战略退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国民党战犯,我们就采取了专政和教育改造相结合的策略,结果成功实现了矛盾的转化,把人民的敌人改造成了人民中的一员。这就是斗争策略,这就是斗争艺术。

三、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反对投机钻营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就是把认识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道义力量和揭示规律的真理力量,在实现造福人类的伟大实践中释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不间断地进行革命”,抛掉自身“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真正造福人类。为此,习主席教导我们要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要在自我斗争中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是新时代我们党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的突出表现。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到推动《中国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一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出台;从坚持“五个必须”严肃查处“七个有之”到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通过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更是斗争的理论。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更加致力于用实践“改变世界”。在这个实践空间中,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大地的斗争实践中运动演绎形成的政党结果、政权结果、政治结果,是斗争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中的现实展开。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为理解、分析和运用斗争精神奠定了基础。综上可见,对“斗争精神”内在逻辑的把握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解“斗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党领导人民开展的斗争承担着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双重任务。 “斗争精神”就是基于此类活动之上的一种为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就寓于党领导人民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斗争过程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瑞勇.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阮青,马彦涛.增强斗争本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0.

3.任仲文.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发扬斗争精神[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