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李月娜 李军磊

摘要:该文分析了《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现状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向出发,探索了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向:包括如何完善液压与气动一体化课程体系,如何改革液压与气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如何制订液压与气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

关键字:液压与气动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2022“教育新春”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职业教育工作将聚焦于“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职业技术从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招聘在校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影响学生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液压与气动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对学生的就业和对口升学至关重要。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理论为主,实训课为辅。理论课内容复杂,抽象,对中职生来说,枯燥,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1. 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液压与气动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知识涵盖面复杂,纯靠理论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传统的课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够系统,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课堂上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同时教学内容缺乏对当前先进技术的接轨,影响学生的就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中职生学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 液压与气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意义的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指导与实习操作同步进行,紧密结合,相互印证,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1]。其次是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同一性,避免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上进入误区,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保障。最后,此种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把理论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操作化,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对理论知识薄弱,善于动手操作的中职生来说,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掌握知识,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三、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科学地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教学环节相互联系[2]。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完善《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完善以液压与气压传动为主,包含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技术应用、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控制技术等技术的课程体系。

2.如何改革《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

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教师把握课堂方向,学生主动学习,实施整个教学过程,最大化的提高课堂利用率。

教学手段方面,通过教学平台、网络资源等途径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例如微课视频指导、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阀、项目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方面,根据目前本地企业对液压与气动方向的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本课程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相接轨,提高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3.如何制订《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的理论考试占最终成绩的100%方式,已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力。改革后的《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探索新的考核方法,综合考虑课堂、实践、实训过程性考核,提高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核40%+实操考核40%+20%课堂过程评价。其中,课堂过程评价分为小组自我评价、组与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液压与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液压与气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教学相长,有机融合成为一体[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业进步。从教师成长方面,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从学生成绩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互为融合,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打破传统以老师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动手练习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学生上课时,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志伟, 《液压与气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7(20),152-154;

2.朱达凯,范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实训,2006(10),158-159;

3.秦春霞.杨景顺.贾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J],石油教育,2013年05期,17-19.

作者简介:李月娜(1983-),女,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