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核,打造幸福的语文教学

/ 2

以“心”为核,打造幸福的语文教学

张春玲 王壮丽 于新影

哈尔滨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

当下,但凡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目中无人”,把血肉俱全,情感丰富的学生看成知识容器,这样的课堂是无法完成“教书”的,更谈不上“育人”的作用。

人是有高级需要的,是有情感的,是向往独立、公平、民主的。小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归属感和成就感,就会表现出不会学习、不想学习、不爱学习。所有教学的发生,都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让所有学生立于课堂中央,发生、发声、发展、生长。

  1. 了解儿童心理需求,做好教学准备。

我们常说一场完整的教学准备要“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最为重要。“备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尤为重要。

6281f18b075da_html_5f16ec3d850518b9.jpg
童的心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情感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其中生理和安全层面目前在我国都能够实现,而其他三个层面相对而言不尽人意。恰恰这三个层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

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都是缺少归属感的。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意义,甚至于因为在家庭中的缺少关爱,可有可无的境地也使得他们不关心学校集体、不渴望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语文学习中个性的体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因子,而个性的体悟需要有动机,有情感,只有他爱这个集体,爱这个课堂,爱这个学科,爱这位老师,才能体味语文的乐趣,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归属感建立。作为学科教师,我们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向学生表达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从而主动学习。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重视、信赖和高度评价。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实践证明,小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利于思维的碰撞、产生良好的思考成果,对感悟、接受知识都有着推动作用。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人文色彩浓烈的学科,不同于理科类学科,它更多的需要情感共鸣,更易产生不同认知,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理解或者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那只能是一种禁锢和伤害。语文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尊重学生,才能致思、致辩,并且在思辨后对文本形成不同的但是大同的理解与感悟,即个性理解。

自我实现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这一需求突出“自我”,强调匹配性。在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才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使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学习效果。

  1. 满足儿童心理需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据调查数据显示,儿童使用手机大部分用在打游戏,看短视频上,其背后原因竟是这两项最能满足儿童心理需要。以游戏为例,电子游戏入门快、反馈及时、奖励多样、允许错误、给与机会、具有选择权,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游戏过程中的竞争与及时的排名、小目标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公正和自身创造力;在游戏中感到愉悦和满足,沉浸其中,忘记了真实世界,产生心流体验。这些分析,是不是可以让我们从“游戏”中寻找到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爱上语文课堂的密码呢?

  1. 目标明确

运用“心流”理论,进行任务型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获取学习效果。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要给学生清晰明确可行的目标。目标明确,学生就能够专注地努力,不会犹豫拖延。如在教授一年级的《荷叶圆圆》时,给出的目标是快速找到喜欢荷叶的小动物,标上你喜欢的别人能看得懂的记号。以往我们在教授这一课时,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找找哪些小动物喜欢荷叶,并用xxx符号画出来。同样都是给与学习任务,从满足儿童心理需求上看,第一个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情感动力。再如,高年级语文教学,可以在导入过后,采用目标教学法,直接给出本课学习目标或者通过学生讨论决定学习目标,使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40分钟内完成哪些任务,考虑采取哪些学习方法。

  1. 及时反馈

在学生完成目标过程中,反馈要及时,这样才能避免消耗不必要的精力,保证学习热情。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文曾言:“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五年级的《白鹭》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篇幅不长,字字珠玑,教者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品读“白鹭的美”这一环节,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出示各小组完成情况的行为,适时地总结各组的方法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各小组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汇报环节中,不论是哪位学生汇报,授课教师都始终做到认真倾听,适时点评,或补充,或表扬,或表示赞同,或提出异议……这样及时的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极大的满足了学生情感需求和成就感,提高了教学效果。

  1. 知行合一

意识影响行为。行动和意识相融合的课堂,是学生全情投入的课堂。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是需要认知、情感、情绪、欲望共同支撑而能完成的任务。讲授《莫高窟》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历史背景认知的有限性将会阻碍学习进程和学习热情,在预习环节上,分享了相关知识链接,扫清了学习障碍,刺激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有意识地去自主学习,去文本里宣泄情感,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种体现。语文课堂的知行合一还可以理解是目标与行动一致。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其中这个“要做什么”不是我们以往给与的生硬的作文要求,而是学生作文的需要。学生了解并认可作文的意义,才能产生动机和欲望。只有学生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至于“要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都会在强烈的欲望中得以完成。

  1. 匹配原则

研究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动画片,为什么喜欢打游戏,发现动画片、小游戏都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与小孩子的年龄相匹配,与小孩子的认识水平、技能水平相符合。特别是游戏,在任务设置上关注了参与者的技能水平,给出多种选择。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也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也会沉浸其中,产生心流体验。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小组合作学习其实都是运用了“匹配原则”。在执教《囚绿记》时,整体感知环节根据班级学生水平分成了三组,设计了不同的问题:A组:认真读准每一个字,每一段话,想想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B组:通读全文,用比较凝练的话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词语概括各部分内容。C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文章语言特点,思考题目的意思。梳理文章结构,用双字词语概括内容,要体现出“绿”这个中心。三组问题难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求,落实了教学任务。

  1. 拆分任务

用语文的手段学习语文。语文课堂四要素:听、说、读、写。倾听贯穿始终,倾听既是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一门学习技能。说、读、写则是需要有情感和精神需求作为支撑的语文要素。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听说读写,不可急于求成,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枯燥、困难而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可以将听说读写的任务进行拆分,分层次进行,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佳境。以读为例,指导学生读文上,可以将读文这一要求拆分成若干小目标:大声读准每一个字;轻声读通每一句话;默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拆分后,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他们感觉理解文意并没有那么困难。与直接抛给学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更接近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读书。

教无定法,但“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我们把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心”为核,从“心”出发,就能够为学生打造幸福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