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读教材 领会编写意图 优化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深入研读教材 领会编写意图 优化教学设计

袁启林

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215011

关键词:研读 领会 优化

内容摘要: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新教材)于2020年秋季开始在江苏省投入使用,相对于上一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旧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栏目设置,还是例题及练习的编制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如何充分发挥新教材教与学的功能?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自已的体会和认识。

大家都知道,新教材是与新一轮课改相配套的,所以,新教材编写时就必然要把“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作为主线,不仅要在教材的组织呈现形式上为教和学提供便利,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切实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准确把握和运用教材,充人发挥教材的作用。

一、从教研的立场出发,认真研读教材

作为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进行备课(教学设计),要备好课就必须进行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材研究,教材研究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教材研读。教材研读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能对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结构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问题有清晰的把握,进而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研读还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教材解读,即读懂、读透教材,也就是达到对教材初步认识的程度;第二个层面是教材研读,即在解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教材深刻理解程度。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研读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第一次使用新材的老师而言这一步更为关键。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本轮课改的新教材虽然内容变化不是很大,但教材的结构调整比较明显,主要是章节的内容进行拆分、调整和整合。比如,牛顿第三定律和共点力平衡内容进行了前移,而《曲线运动》、《静电场》、《恒定电流》等由原来的一章分成两章,“曲线运动”一节后专门增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内容……。类似于这样的调整教材中还有许多,这些内容的调整,使得教材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笔者以为,新教材变化最大的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改变,旧教材侧重于知识、技能及态度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而新教材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关键能力的培养。所以,新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并且在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建立和物理规律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学科学研究方法及思想,培养建模、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由于教材的结构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变化,研读教材更加有必要,不仅是年轻老师,中老年老师更加要研读教材,否则就会走老路了。

二、从课改的视角出发,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研读的另一个目的是让教师对教材栏目、教材特色有充分的认识。如果说研读教材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理解科学家的思想,而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思想。

新教材的栏目设计比以往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多,有“问题、实验、演示、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科学方法(正文和旁批中体现)、拓展学习、STSE、科学漫步、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等十一个栏目。把这些精心设计的栏目有机的溶合到教学内容之中,优化了教材的组织呈现形式,为教和学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情境、有效组织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由教师独白向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思考等形式转变,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着力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物理观念,为学生提供质疑与探究的机会,通过显性教学和隐性渗透的方式进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教育,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教材的栏目设置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也彰显了教材为新课改服务的思想。

1、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教材整体上都是以探究的思路展开的,并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材在每节开始都创设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思考;然后通过课堂实验、演示等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与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再通过“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栏目,引导学生探索得出结论。教材这样编写,不仅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也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更是把科学探究精神用于学习整个课程的所有内容中。

2、注重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适时提升物理观念。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观念这一素养,课程标准还指出:物理观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所以,教材中注重物理概念的建构、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注意促成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重要的物理观念或在正文中阐述,或以旁批的形式呈现,适时的引导学生加工提炼形成物理观念。

3、强化科学方法教学,落实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要素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其中,质疑创新可以看作科学思维的品质,而其他三个要素都与科学方法联系密切。教材中通过正文渗透科学方法、栏目中讲述科学方法以及让学生系统体会建构模型的过程等途径落实科学思维的培养。

此外,教材还通过拓展学习、STSE、科学漫步等栏目,实施分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从教与学的要求出发,优化教学设计

新教材是按照新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编写出来的。相对于旧教材而言,虽然更能反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但肯定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教材在每节开始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有实效?能否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再比如,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及做一做等栏目可操作性如何?还有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设置是否合理?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思想、领会编者的意图,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教师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我们既要尊重教材,但也不要拘泥教材,还要勇于质疑和创新修改和完善教材,真正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育人效果。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汾湖路109号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袁启林收

电话:13812865639 yuanql196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