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思与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3

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思与行

殷菡遥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常州市 213300

摘要:现阶段,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游戏化教学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针对幼儿及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若想切实的发挥幼儿阶段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抓住问题的本质,充分的结合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和实践力度,从室内与室外两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避免游戏受时间、空间、场地所带来的局限性,积极践行游戏联动机制,加强游戏化课程的思考与行动能力,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寓学于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室内 室外 游戏联动 幼儿园阶段 审视区域活动

引言:现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且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标准。近些年来,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很多院校的支持与应用,这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与必然结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与趋势下,也为幼儿园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关领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旨在游戏化课程的背景下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游戏化课程的实际成效,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一、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重要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相对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且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阶段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育的思维束缚,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游戏教学法提高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寓学于乐,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更好的领悟一些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扩散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体现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可以更好的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协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的心灵、思想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幼儿认知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游戏联动审视区域活动的不足

2.1规则性不足

从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应用现状来看,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游戏的过程中,存在规则不清晰的问题,且在游戏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秩序性,不认真遵守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

2.2创新性不足

现阶段,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创新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幼儿园对于游戏的创新有所忽视,游戏存在一定的单一性,一方面导致无法最大化的发挥出游戏联动机制的优势和价值,另一方面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

2.3适宜性不足

在区域联动活动中,游戏的种类相对单一,也没有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在游戏区域选择上面临的局限性较大。与此同时,也缺乏不同游戏的综合分析与考虑,在游戏材料问题上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材料投放过于单一,使得整体上适应性不足。

2.4观察性不足

区域联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缺乏科学有效的观察与分析。主要表现为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内容不集中、观察手段不丰富.观察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等。

2.5环境支持性不足

区域游戏活动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来看,存在区域设置无目的的问题,导致游戏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轨,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性较差。与此同时,还存在区域游戏涉及的发展领域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投放相对随便、种类、数量、质量有待提高、环境布置更新少三方面。

2.6教师支持性不足

首先,教师存在目标不清晰,分工不明确,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情况下对学生游戏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其次,教师没有切实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游戏教学法过程中,大多属于支配游戏以及放任游戏两种情况,未能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后,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缺乏鼓励,分享环节有所欠缺,缺乏对游戏的总结。

三、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思与行

3.1以活动为主进行区域联动设计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下,户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有效的资源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注重室内区域与室外区域的有机结合与巧妙应用。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综合分析与考虑,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开展教学工作,充分的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游戏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与投入,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安全问题,最大化的避免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局限性。除此之外,要求各个班级能够通过头脑风暴形式收集区域建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和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效搭建区域活动,取长补短,针对区域联动进行材料合理投放。

3.2走进区域活动本源头

在区域联动设计中,教师必须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进行规划设计,保障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选择一面墙和狭小地域作为区域活动场所,在此区域内实现区域联动活动。可以是幼儿户外游戏场所,也可以是小操场等不同场所。与此同时,所谓区域联动,一般要求学生的数量达到相应的规定,同时方案的制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例如,可以在早间操时间内进行联动活动,通过设置一些游戏规则,是的学生通过跑步、跳跃、蹲起、攀登、行走等方式进行完成。

3.3做好幼儿园区域规划,提高活动效率

在区域联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在设计方案的前期进行充分研究,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根据幼儿园的位置,选择长方形场地作为区域联动场地。区域联动一般要求三个班级以上共同进行。为使区域联动活动的对象更加丰富多彩、多样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路线导航分析,制定区域联动活动方案设计,真正利用所有区域开展多类别的活动。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开展分析和研究,提高户外空间在区域联动中的作用。区域联动设计的专题活动,塑造和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在设计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注意场地内容的变化和升级,思考区域联动活动的基础建设,并与孩子们交流,让方案更适合该区域与场地。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的区域来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并给他们大量室外空间进行自主创新和想象。在幼儿园开展区域联动活动,可以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等能力。

3.4科学设定区域联动游戏规则和内容

游戏规则和内容是游戏顺利进行的支撑与保障,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实际的游戏制定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的征求学生的建议,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主要可以分为竞赛游戏?情景游戏、合作游戏三个模块,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灵活的调整和转变,积极鼓励学生勇敢的参与与挑战。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和挑战。比如,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区域性的大联动活动,变成一个以闯关为主的活动。每个班级的教师分成不同领域,开展闯关活动,按标准挑战日常任务,取得成功的团队可获得笑脸贴纸,每收集了6个笑脸贴纸为一枚奖牌,采取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的积极性。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在开始游戏前,教师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要去的区域、要遵循的标准、常见的问题,并与孩子们一起制定游戏计划。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做好区分。在游戏层面,一方面大家选择班级换班的方式,即每周换区域一次,合理把握区域变化和灵活运用。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针对区域进行独立设计,提高游戏形式的创意和创新。另一方面, 我们也选择了儿童自主选择的方式,即破除了本班级儿童只活动在本班级的惯例,幼儿可以随意选择起点循环进行游戏。这样,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同班级之间的,也可以是班际关系,提高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的主体性也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区域联动的游戏中,无形的让学生学习到一些能力和知识,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增进感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5做好区域联动游戏材料的置放

教师在择选材料前,要时刻关注孩子爱好的变化,多与孩子交流互动。材料摆放要考虑到安全性和专业性,体现目的地摆放的原则,从而最大程度的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规定孩子在材料的摆放中可以自主创新。游戏材料置放的全过程要和儿童的具体情况和民间游戏的发展相结合,可收集民间的一些游戏,融入民俗特色和文化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开始材料的择选,重视对材料信息内容的主导性分析,择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材料内容。材料在活动中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整个置放过程可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给孩子充足的思考和放置时间,做好指导作业,注意摆放过程的秩序性和规范性,避免摆放过程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具体的活动中,游戏材料的放置,可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促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重视游戏的可执行性,提升幼儿园区域联动活动质量和效率。

3.6创新活动形式,提现活动主题特色

3.6.1开展班级语言特色活动

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特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积极态度,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例如,建立播报台,班级通过创设“天气预报”“周末趣闻"“每日新闻”“午餐解说"“幼儿园新鲜事”等,让幼儿进行热点播报。“ 播报新闻”不仅锻炼了播报者的胆量,发展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慢慢懂得了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机会,进一步锻炼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3.6.2分享故事

语言教育无处不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有着师幼交流、亲子交流及同伴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利用晨间谈话、餐前排队等时间,跟同伴互相分享自己的小故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表现欲,还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3.6.3设立小剧场

为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园设立了多个小剧场,除了大厅的绘本剧场,许多班级还设置了木偶表演剧场小宝贝剧场等。在小剧场中,我们以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为主体进行绘本剧的编排,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各班每月开展- - -次班级绘本剧表演,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绘本剧表演。各年级每学期还承办一-次演出任务,演出过程中,老师鼓励孩子担任相关角色,进行表演活动,以轻松、愉悦的形式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故事,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6.4心语心愿

活动期间,游戏采用便利贴的方式,通过发放便利贴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情感?愿望、梦想等,抛下烦恼,许下心愿,分享幸福。从而提供一个释放感情,缓解压力,值得纪念的回忆,教师也可以通过便利贴的形式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同学间相互祝福的方式,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培养社交能力。

3.6.5攻防兼备

每队派出六名队员参赛,可以多小组同时进行,并设立专门的记录人员。两队队员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对战,一方选择攻击,另一方选择躲避,游戏材料为沙包,被攻击的一方要躲闪确保不被击中,一旦有队员被击中则他的游戏结束主动退场,若场上队员接住沙包,则可增加队友一条生命,剩余队员人数多的一方则获得胜利。从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体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从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角度作为出发点,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联动审视区域活动的不足,重点的对室内外区域游戏联动的思与行展开了深入的探究,旨在更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的保障,推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孙丹.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活动中桌椅运用策略的设计与实践[J].读写算,2022(04):71-73.

[2]申国琴.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34):1-2.

[3]任瑛.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DOI:10.27393/d.cnki.gxazu.2021.000574.

[4]刘冬青.游戏点亮春季幼儿园——开展“室内外游戏创编”评比活动体会[J].黑河教育,2020(07):69-70.

[5]宋鸣笛,陈茹歆,刘涵.方盒子的动物世界——金地天悦湾幼儿园室内外空间改造方案[J].艺术教育,2019(10):308.

[6]李阳,曾彬,毛乐.城乡幼儿园室内游戏材料更新情况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达州市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0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