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浅议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 确定策略

谢琳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浙江温州 325600

【摘要】对一篇特定文本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除了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本身的核心教学价值之外,教师更要有依据学情依学而定,顺学而导,才能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逐渐发展和提升,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和素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教学内容 学的起点 学的需要 学的资源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我们要格外关注两点,一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素材和信息,这个素材和信息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它包括具体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体验和感受等;二是“动态生成”,它是指教学内容不是固定的、静态的,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活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那么,如何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浅谈自己的思考。

一、了解“学”的起点,确定“教”的起点

   教师的教学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确定的。所谓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度。学习起点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而教师只有以学生的起点为自己确定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定下切合课程标准,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良性发展的教学内容。

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为例加以论述。

我们通常认为文言文教学内容应包括:文言、文学和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具体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涵盖以上三个方面,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言”,即字词句的翻译。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完全能够在课前预习时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来了解文章大意,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文学”,即通过“文”来把握作者情感的独特性,又即带领学生从“文”中体悟作者的感知过程,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通过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挖掘自己的心灵图景。笔者以为,把对“判断句”和“也”字以及由其生发的情感的赏析并进而领悟欧阳修山水之乐的境界作为本文的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此处可视作学的终点。

“文化”,由欧阳修的“山水之乐”延伸至中国文人的山水情节,因其话题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可视为文本延伸向课外的路径。

 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必须去发现和研究学生的未知和已知,亦即教师要确定从什么样的起点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二、洞察“学”的需要,重构“教”的策略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要能观察到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并将其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一大依据,由此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学生的需求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

1、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那个点为线索,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惬意的活动中,投入最主动的学习,此时才赋予教学以真正的意义。

2、应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当教师能预见到这一点后,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设干扰因素,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或者设置梯度,逐级降低难度,顺势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教学内容。

3、应根据学生的思维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符合学生当下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既不能超前,亦不可滞后。

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上册《散步》为例加以论述。

笔者认为应将本文的教学内容落在“品味作品个性化的语言”和“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上。教师敏锐地洞察了学生的需求,即确定了“教什么”之后,再来看这两块教学内容该“怎么教”,即如何优化教学策略。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个性化的语言”呢?教师可在学生反复朗读之后引导:你发现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和我们日常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吗?为降低难度,教师可给出范例。如:

(文中表达)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日常表达)我们一家三代人在田野里散步。

学生回答:第一句具体写出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第二句却笼统含糊。教师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要采用第一句的写法?学生自然答出这样写显示了作者对家人的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找出“信服”、“分歧”等词语,并认为作者是大词小用。如“信服”是“相信并佩服”的意思,一般用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而文中母亲只是听从“我”的建议出去走走作者就用“信服”,感觉有点奇怪,“分歧”也是这样。教师伺机指出,“大词小用”正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由此我们可以引出下一个问题——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需求、知识需求、思维需求等方面出发,考虑学生实际,由此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策略,是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渴望,充沛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


三、捕捉“学”的资源丰富“教”的路径

课堂中哪些动态生成的资源最有可能成为重构点呢?教师既要能判断出生成的资源哪些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文资源,也要判断出哪些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假性资源”。教师要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及时调整,重构方案。

下面笔者结合九年级下册《蒹葭》加以论述。

在分析完本诗景物所营造的意境之后,笔者提问: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子?笔者预设的答案是飘渺朦胧。一个学生提出“伊人未必美丽”,笔者却因这个回答离笔者原先的教学方案太遥远而选择性忽略。现在想来,这个意外点完全可以作为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促成笔者教学方案的局部重构。教师可追问学生,为什么你觉得伊人未必美丽呢?从诗中你能看清伊人的面目轮廓吗?诗中对伊人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学生必然能指出诗中没有对伊人面貌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而只是不厌其烦地刻画了伊人不断变化的方位。这样依照学情,顺势而导,伊人朦胧飘渺的形象自然浮现,教师也省去了另起一个话题的麻烦。于是,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笔者便利用第一堂课上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对教学方案进行二次重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对原有教学方案进行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也就是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所以,我们只要始终将“学”作为“教”的基本点和出发点,真正地将其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扎根,切实从确定教学内容的每一小步做起,相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不会再是空中阁楼。


【参考文献】

1、步根海:《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2、李海林:《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

3、王荣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9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