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究

韩小建

延安实验小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文章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探究优化策略。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

引言

《数学课程标椎》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的引入不仅使得数学课程更加精彩,更能够提升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让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各学科以及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紧密相连。然而,面对实际教学的现状可发现,因为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多数教师都不能保证“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而且许多教师都将这一板块当作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回顾,有些教师甚至直接越过这一板块的知识开展后续知识教学。缺少“综合与实践”课程实践,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多是以填充式的知识以及各种练习题为主,缺少数学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割裂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探索,就必须要正视“综合与实践”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教师和学校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缺乏高度重视,没有认识到这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准确对此类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导致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出现缺位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教材所处的地位极其作用认识不明确,内容设置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详细、科学的评价标准。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和“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联系认知不够清楚,忽略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关注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经历和收获等实践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会某个知识或者是操作过度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淡化了对综合与实践课的认识,没有真正按照课标的具体要求去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实施不符合新课标的设计理念。

  1. 教学方式的选择缺乏多样

“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实现二十一世纪智慧课堂的新要求,更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大部分课都是由教师直接设计、讲解、为学生提供活动方案,没有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操作,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思想认识不清,教学方式太单调,对教学内容研究不透彻,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亲自设计与实施方案。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需要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保证此类课的教学效果的凸显,要突出一个“活”字,课堂氛围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设计方案活起来,学生的手和脑活起来,充分体现“综合”与“实践”两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 综合性

综合性是完整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生活的世界由各种复杂关系组成,相互交织成“灌木丛”,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身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常见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对其发展具有教育价值,且这也体现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特点,通过建立完整的数学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在生活中的整体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合作竞争性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本身争强好胜,在数学实践活动落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积极创新,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有效合作,小组之间积极竞争,以此来更好地营造和谐、融洽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动口,还要积极动手、动脑,以学生的集体智慧推动数学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同时,小组内部要树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荣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思考通力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呈现一份完美答卷,以学生的小组努力更好地激发学生成就体验。同时使学生学会兼顾他人,共同进步,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扎实。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策略

(一)提问引导,提升学生实践探究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立足于实践结果评价学生,而是要更好地回归实践过程加强提问引导,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意识。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明扼要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探究过程。以跳蚤市场为例,教师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一些物品的售卖、购买活动时,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物品有哪几种买法。而卖家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可以制定哪些促销口号。买卖过程中如何统计自己售出的物品收获的金额。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思考,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并让学生学会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提前思考之外,作业与实践过程还可以有效追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既给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又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跳一跳,突破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数学思维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

  1. 设定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站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问题不仅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基础。数学也是考验学生心理和智商的重要学科之一。众所周知,小学生群体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思维十分活跃,心智发育尚不完全,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小学生对待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也会产生很多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机会。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开展有趣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适当地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让学生对待解题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定问题情景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展开,控制问题的难度,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接受,合理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认知潜能,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共同交流合作。

结束语

总之,好的学习体验永远占据有课堂一席之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深入开展,不仅为课堂提供了新活力,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在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实践经历中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化自身思想的更多机会,也能使其收获更加多维的知识,锤炼更加牢固的本领。归结而言,在数学教育精益迭代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将更具创造性、开放性,并为学生提升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19):266-267.

  2. 欧阳茜.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28):208-209.

  3. 宋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68).

  4. 郭冰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2).

[5]杜英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设计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