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

牛霖霖

大连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凸显旅顺资源和地域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把实践教学搬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加强体验式实践教学。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我们党所走过的烽火岁月,感悟我们党对抗战胜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使其亲身感受革命文化,革命传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旅顺 红色资源 民办高校 实践教学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研究

郝连儒等在《旅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旅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绚丽多姿, 遗迹众多, 历史悠久,号称“半部近代史”。故有效地开发利用旅顺爱国主义教育优质资源对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王亚男等在《从旅顺日俄监狱中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启示》一文中指出,反屠杀教育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意义在于教育大家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并在文中重点强调了转型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启示。

2.关于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

沈为英在《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困境与突破路径》一文中,对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民办高校普遍面临的实践教学困境,并发掘突破路径;马可可在《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一文中,分析了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对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建议。

3.关于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吴武英等在《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一文中指出,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存在不少困境。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参与式传播的运用,充分发挥受众的主体作用;刘爱娣在《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山西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存在紧密价值关联,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凸显山西革命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对青年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曾云燕在《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具有众多优势,可充分利用当地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利用本地资源,经费开支不大,使实践教学得以开展。

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概述

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闻名遐迩的旅顺口,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交通要塞和国防重地。这块古老的土地,有着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相联,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显科朝气蓬勃。这里孕育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处,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处。其中,既有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汉、唐及清代的文化遗址,又有万忠墓、日俄监狱旧址等反映近代屈辱历史的纪念场馆。旅顺对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了分类整合,以时间为顺序,以史实为依托,形成了“悠久的历史”、“近代的屈辱”、“殖民地的悲哀”、“旅顺的新生”、“奋进的时代”五个专题的教育线路,对全区城乡26处各级教育基地进行了分类整合,构筑起一个层次清晰、脉络严谨、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的区域性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网络。

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旅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运用旅顺口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把以万忠墓、日俄监狱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贯穿到实践教学之中,突出爱国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加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的育人功能,要借助各项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多层次、多举措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旅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旅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推动旅顺口乃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旅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民办高校思政课具有紧密的价值关联,将旅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资源的育人功能,能够教育广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完成人格塑造和自我教育,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目的,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为振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新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M].//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01

[2]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 5 月 6 日,第 2 版。

[3]万信,乔湘平.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 的 策 略 研 究 [J].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2019(5)102- 106

[4]姜 媛 媛 .红 色 文 化 融 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J].教 书 育 人 ( 高 教 论 坛 ) ,2 0 2 0 (1 2 )5 0 - 5 1

[5]孙 淑 秋 .思 想 政 治 课 应 有 效 嵌 入 红 色 文 化 因 素 [J].中 国 教 育 学 刊 ,2019(9)101


项目信息:本文系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是:LMJX2021158。

作者简介:牛霖霖,女,汉族,黑龙江海伦人,硕士,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