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浅谈 传统文化与 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 融合

李娜

济南市章丘区鲁能实验小学

摘要: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折射,是华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凝练,更是艺术文化领域代代相传的民族瑰宝。如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教师们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美术包含着许多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知识点,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融合,将为华夏优质艺术元素的传承与弘扬提供铺垫,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审美情趣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融合

美术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发展以来,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尽可能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深刻领悟美术课程的价值,提升美术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传承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学的现实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尤其是艺术涵养、审美情趣正处于塑造期与发展期,将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融合,更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育。

首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一直被忽视。学校、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对小学的美术教学重视不足,都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美术教学能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关系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重要的教育目标,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参加美术活动和美术社团、兴趣班,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互融合,可以使学生从小正视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学习艺术技能和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依托传统绘画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绘画作品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教师应以传统绘画作品为依托,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例如: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从美术的视角认识宋代的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获得对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深入理解。《山山水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其独特的赋彩技法和重彩颜色的使用在山水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画家王希孟对于色彩的理解、感受、搭配也为后世的艺术家、设计师、艺术爱好者们带来灵感。这些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世界艺术殿堂的绘画作品经得起岁月的沉淀,时至今日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二)注重传统工艺传承,学习艺术技巧。

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简单的传统工艺制作技巧。如在《对称的美》中,学习传统工艺—剪纸,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对称美的同时,让学生先剪几个简单的窗花,当学生打开自己的作品时,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怎样将一个单独的纹样变成连续的花边呢?”教师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主动尝试,最后发现在连续对折的纸上设计图案,就能剪出漂亮的连续花边。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作品,如“喜鹊登梅”“莲年有鱼”等,学生便会对民间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工艺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的相关知识。《有趣的彩泥》一课,根据乡土特色,我将课程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结合章丘龙山黑陶,了解“龙山文化”。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古代泥塑作品及章丘龙山黑陶。无论是原始黑陶的复原作品,还是泥塑作品,都闪耀着栩栩如生的神韵。尤其是那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罄、亮如镜、轻如棉的“蛋壳黑陶”,让学生走近黑陶艺术,探寻非遗文化,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课时玩转彩泥。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揉、捏、搓、压等技法,制作彩泥作品。孩子们一起捏彩色水饺、小组合作“年年有鱼”,一块小小的彩泥,引领孩子走进艺术殿堂,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也带来童年的味道,历史的醇香。

(三)挖掘历史文化精髓,提升艺术素养。

美术作为文艺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描绘了人类的发展史,厚重历史文化承载了多彩的文明史。

中国的传统美术色彩经历了千年的传承,每一种颜色都美得让人心动,都有着丰富的寓意。如伴随着京腔京调的说唱脸谱音乐,教师组织学生绘画《京剧脸谱》,学生描绘脸谱时调配的每种颜色,都有一定的寓意,是色彩美的独特表现。在色彩与造型中,掌握不同的脸谱所折射的不同人物的性格。

通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的瓷器、敦煌的壁画、西安的兵马俑、苏杭的小镇园林建筑等,获得民族文化自信力的提升。例如,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教学中,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的壮观气势,为接下来的课程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图片观察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手法和人物面部明显的表情特征,细致感受秦始皇兵马俑“千人千面”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形式,将传统文化的图形、文字等进行展示,在色彩、版式、背景乐与提示音处等方面做文章,使传统文化元素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这是一条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例如:《写意动物》这节课,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影片向学生立体地展现国画的魅力,直观地认识和欣赏水墨的美,使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情境化教学,师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创新策略。在学习《春如线》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吴冠中的《春如线》这幅画,背景音乐选择纯音乐“春日”,在试听结合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线条。这副画画了什么呢?是不是只有杂乱无章的点、线?其实不是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副画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那里的一切都是新的。小草悄悄的从土地里钻出来,原来是它发芽了。,柳树也长大了,柳树姐姐被风轻轻一吹,头发就随着风飘荡了起来,风中的她悠闲自在又是那么的舒畅。周围的树木都在这春风里使劲的往上窜。还有池塘的小动物也出来了,想和春风一起玩耍,只见一只只绿色的小青蛙跳了出来,还有水里的蝌蚪们也在一起嬉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展开渗透式教学。

一定程度地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促使小学生自觉地展开学习互动,减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畏惧感,提升其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能够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目的。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