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情绪调控的个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大班幼儿情绪调控的个案研究

郑炯

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以不能哭、隐忍、压抑自己等情绪问题。本文通过观察大班幼儿在情绪调控过程中的特点和情况,进行了专业的行为干预,从幼儿自身、家庭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主要从家长方面、教师方面及家园合作方面提出了培养的策略,使得幼儿的问题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大班儿童 情绪调控 个案

【正 文】

大班时期,幼儿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的需要有较多的联系,并且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幼儿已能把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规划相比较,产生强烈的道德体验,是非感、集体感、友谊感,爱周围人的情感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 研究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有抑郁倾向,这些孩子与大吵大闹宣泄情绪恰好相反,即使遇上不快,既不表露,亦不向人表达,属于压抑情绪型。专家表示,这类孩子是最令人担忧的,因为当他们遇上困难和不快时,身边的人无法知晓,结果可能会因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宣泄而出事。  

二、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对象行为表现

文文是大二班的一位男孩子,他总是以班级“大哥哥”的形象帮助关心班级其他弱小的幼儿。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常常拿他当“小老师”,一向乖巧懂事的文文,内心似乎一直以高要求克制着自己。直到有一天,文文终于爆发了他内心的小宇宙。

一天早上的晨间活动上,孩子们有的玩跳绳,有的玩攀登架攀爬,有的玩篮球。文文和佳佳一起比赛拍篮球看谁拍得次数多不断掉。这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围观,正当大家都觉得佳佳快要撑不住得时候,文文手中的篮球突然从文文手中挣脱,文文马上跑向篮球想要追住奔跑的篮球。可是急于追球的他,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倒在地面上。他的左侧脸颊蹭破了皮,还留下了明显的淤青,左膝盖也受了点伤。

勇敢的文文马上站了起来,他还回过头去看了一眼佳佳,看得出来他很失落,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当我们走近他了解了受伤的情况后,马上帮他用碘酒药水上了点药。我担心地问他并抚摸他的小肩膀说:“文文,很疼是吧?”这时的我明显看到了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他却用浅浅的微笑回答:“不疼不疼,一点也不疼。”听到这里我愈发心疼这个孩子了。旁边的露露突然说:“郑老师,我爸爸说摔倒了或者受伤了不哭的都是男子汉,我也不哭的哦!”我微笑着回答道:“痛可以哭哦!如果郑老师摔倒了很疼很疼的话,或者遇到了难过的事情的话,我是哭的哦!”

那天下午的区域活动中,文文和他的小组成员在建构区正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文文就生气的推翻了已经成型的积木作品“立交桥”,并怒气冲冲地对小组成员讲:“为什么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搭了‘立交桥’不是说好的搭隧道地吗?”他边说边把一块积木向小组成员扔过去。眼看童童马上也要站起来进行对抗时,我马上制止了即将发生的暴力行为。

(二)原因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不当

从小文文就是班里的佼佼者,一直用高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也十分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他总是觉得自己要很棒才对。不少父母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却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不堪重负。

2.幼儿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文文因为严格要求自己,输了比赛没有把自我意识情绪内疚羞愧和自我预期情绪后悔嫉妒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文文因受周围人的影响认为“哭是不好的,不能哭”想要获得尊重而强忍着自己的痛楚,掩饰自己的情绪。

3.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在“不接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带着“不接纳”的思想长大,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东西”。

(三)干预策略

1. 将心比心,接纳孩子的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文文因没有把输了比赛后的挫败感和摔倒后的疼痛感而表达出来,我当时就清楚,他并没有把积压的情绪发泄掉。下午,文文的“小火山”终于爆发了, 孩子哭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你的存在上,对四周事物全不在意。他已把注意力收拢在康复过程的进行上。我知道,哭了这一场,可以将他一整天或者更多的不快的积压情绪消释掉。他会感到更轻松,更振作。

2.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养方式

    1. 要引导而不是压制

家长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主要手段,而不是限制孩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过多的要求,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1.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案例中的文文本身很要强,父母就要适当放松对孩子的硬性要求,不要再加码,而是着眼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优秀的孩子其实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3.创设宽松、温馨、充满爱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关系对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周围的同伴、长辈和陌生人的交往乐观积极。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体贴关爱,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温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三

、研究的结论

哭,就是一种安全的方式,压力会随着浩浩荡荡的泪水一去不复返。哭,不代表软弱,不代表悲观,不代表无能。在情绪释放之后,幼儿通常也会恢复理智的头脑、清晰的思路,重新变得冷静和快乐,然后再去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周文瑾.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5年12期

2.张杰,王美芳.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5期

3.卢玲.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展宁宁,阮文静.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