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策略

邓权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南省海口市570113

摘要: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都是围绕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首先以“数学课程标准”中给出的十大核心概念角度进行定义,然后从创设情景导入、巧设提问、教育“信息化”、数学活动开展、学习“思维导图”等五个方面,围绕核心素养概念,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培养学生部分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 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在笔者看来,它不单单是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指通过数学的学习后,逐渐形成与数学相关的关键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必备的数学品格和价值观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上完课后,即便学生忘记所学知识,但还是能从不同方向去看待问题,能够有条理的、严谨的去分析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可从如下着手。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创设情境,是课堂导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对所学习知识产生兴趣的第一步。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进行导入课堂,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案例1,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人教社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在进行时,老师可直接引用教材中情境图进行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玩过的吗?游乐园中都有什么呀?但我们想进入游乐园玩首先要买门票,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也去游乐园玩了,但是他们在买票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案例2:四年级的“大数的认识”。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运用书中的导入图来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图(电视机:830元,上衣:108元,冰箱:2599元,小轿车:98888元,七星彩中奖:5000000元)作为一名小小信息员,你们有什么发现?对于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些什么?再出示课本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情况,进行对比后,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比万大的数吗?

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情境的创设,就容易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激发了出来了,既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通过巧设提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而有技巧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路,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数学课堂有别于其他科课堂,数学课堂更加具有逻辑性,教学内容也由简至深排列。持续时间越长,教学内容越困难,学生就越难全神贯注地学习。因此,如何有效的课堂提问而,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③问题要具有指向性

案例: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中“三角形的面积”时,笔者经历过这样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用拿出准备好的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叫学生拼成已知的图形面积,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是半天不见学生回答,看到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教师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随后根据课本,重新提出了几个问题:

①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自己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三角形的底与底、高与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

④你能根据操作情况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经过上面的教学改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也有了方向,能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在提问时,我们要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解答后获得了成就感。

  三、“信息化”普及到课堂,便于学生的空间观念直观培养。

  从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的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者们日益关注于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效结合,也就是实行所谓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现代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巧妙的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

  例如二年级“图形的运动(一)。主题图例一展示的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剪一剪”。但根据笔者了解,部分老师因为教学时间不充足,或是怕学生被锋利的剪刀划伤,所以并没有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剪纸活动。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我们就可以通过制作动态示意图和相关视频给学生做演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为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规范做了很好的示范,避免危险情况。这种信息技术还可以为以后学习四、五年“图形的运动(二)-平移”和“图形的运动(三)-旋转”知识点的教学服务。

  信息化教学能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更加快速,能较为清楚的理解所学内容及其重点,多样化的内容呈现相比于单一的讲授更具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四、开展多样数学活动,便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数学标准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查询可知:数感是指对数据运算的感觉。具体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掌握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教材中用了大量的小棒、纽扣、夹子的图片来表示100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数数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在笔者看来,单一的看图数数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对数的大小并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材料,然后在教学时组织一些数学活动:

1.小组比赛数木棒,数字比大小等课堂活动。

2.数自己带的东西,例如书本、作业本、笔盒里的笔等等。

3.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各种形状的小教具,共100个为一套,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

让学生先分分“堆”,让学生先估计多少再数数的具体有多少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以培养学生数感。

   在进行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时,教材导入图中出示的是一群学生在用不同的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以及教室里内部分物品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与时间不够等矛盾,省略了让学生实践操作的步骤,这样会极大地削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我们应该把这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使用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同样地,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测量工具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在课堂中给学生适当且充分的时间去经历测量的过程,并做好活动总结。这样能让学生对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数量关系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全面提升自己的数感。

  五、以“思维导图”架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我们在整理思维导图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

点线式,例如:小学数学单位换算

IMG_256

表格式,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类型

问题

计算结果

估算

一种水果每箱58元,买5箱水果,带300元够不够?

把58看成60,5×50=250,300元够了

5×60=300,5×58<300,300元够了

口算

购买三袋黄瓜,每袋20根,一共多少根?

20+20+20=60

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

2×3=6,20×3=60

  思维导图不管使用什么方式进行梳理,都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思维框架,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可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巩固知识点对于思想的开拓也更有意义,可以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再织成“网”,不但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而且能不断提升学习效率,能够准确、清晰的传递信息,简约、高效、便于交流就是符号的功能。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比较全面且有效的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重道远。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从五个方面对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了探讨。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他们自身核心素养的更为细化的体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其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材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D]. 教育导刊, 2015.

[3]刘连启 王宗会 孙立革 张敏侠 李艳荣. 小学毕业数学总复习指导[D].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4.

作者简介:邓权 1971年06月,男,汉族,籍贯:四川达州,现供职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 高级教师,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