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同伴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刘琳琳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目的:分析同伴教学法(PI)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20级高职内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教学的40名为A组,而采取同伴教学法(PI)的40名为B组,分析两组学生的综合教学效果。结果:B组学生理论性考核、实践考核评分均高于A组;同时B组学生学习中主动性、规范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等评分均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同伴教学法(PI),可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相关能力培养,为其后续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关键词:同伴教学法(PI);高职内科护理教学;学习兴趣;实践能力

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二胎政策的开放,临床对护理人员的数量需求进一步增加。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其知识点多、范围广,综合性与理论性强。传统的讲授略显枯燥乏味。加之课时有限,既要保证理论知识传授效果,又要兼顾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成为内科护理学教学发展的瓶颈。同伴教学法(PI)由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提出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职内科学生作为未来从事临床护理服务的主要人员,其内科护理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期步入工作岗位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等。因此,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期间应用同伴教学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校40名学生为例,在教学中应用同伴教学法(PI)后,总体教学效果较为理想,现就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20级高职内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教学的40名为A组,而采取同伴教学法(PI)的40名为B组,A组:男3名、女37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41±1.03)岁;B组:男5名、女35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38±1.06)岁。A组、B组学生一般资料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常规教学,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

B组:教学中应用同伴教学法(PI),具体包括:(1)精心备课,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备课,确定出每堂课的关键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对应1道测试题;(2)课堂教学优化,告知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完知识点后,给出测试题,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同伴关系,开展自主思考、自主讨论,并确定出答案。如果答案正确率不足30.00%,需要重新讲解;正确率在30.00%-70.00%,此时可进行分组讨论,帮助错误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正确率超过70.00%,可进行下一知识点的讲解;(3)合理评价与及时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讨论中的参与度、护理实践操操作规范性等予以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法后的教学效果,包括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2)针对两组学生的潜在能力实施评价。

1.4评价标准

理论教学与实践考核均在一个学期完成后统一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满分均为100分,分值高对应教学效果越好;潜在能力主要从学习主动性、规范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方面评价,按照1-5分5级评分法完成,分值高对应潜在能力越强。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IMG_256 ±s,采用IMG_257 检验,P<0.05: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效果分析

B组学生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评分均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学生教学效果分析(IMG_258±S,分)

组别

A组

B组

T值

P值

例数

40

40

-

-

理论考核评分

95.54±2.24

86.85±3.35

13.638

0.000

护理实践考核评分

94.39±3.05

84.81±4.45

11.230

0.000

2.2两组学生潜在能力评价

B组学生教学后的学习主动性、操作规范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等评分均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学生潜在能力评价(IMG_256±S,分)

组别

A组

B组

X值

P值

学习主动性

3.15±1.02

4.65±0.20

9.127

0.000

操作规范性

3.35±0.32

4.58±0.19

20.903

0.000

学习兴趣

3.54±0.24

4.73±0.14

27.085

0.000

沟通能力

3.52±0.43

4.81±0.08

18.653

0.000

3讨论

常规教学的传统护理专业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不足,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同伴教学法(PI)是哈佛大学教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参与度。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B组学生学习后的理论考核以及实践考核成绩高于A组,表明同伴教学法(PI)可进一步提高高职内科学生的护理教学效果;B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操作规范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等评分均高于A组,这也是B组学生教学效果更好的原因。同杨晓艳等文献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A组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动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整体学习主动性较差。同伴教学法(PI)通过精心备课,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出每堂课的主要知识点,教学完成后及时通过问题让学生之间在课堂参与活动讨论,根据讨论结果还能够知晓教学效果;分组讨论中教师也能够参与其中,整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流中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内科护理知识的理解,促进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对不同知识点产生浓厚兴趣。这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内科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期间,更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应用同伴教学法(PI),可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相关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价值理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进而为其后续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满中雯.情景模拟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中旬),2019(7):181.

[2]徐慧.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36):86.

[3]郭蕾.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12):22-23.

[4]张俊玲,吴兰笛,陆予云.W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6):741-744.

[5]曹妙.参与式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8(33):237.

[6]陈若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3):30-31,49.

[7]刘丽.循证护理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8):125-126.

[8]杨晓艳,徐奋飞.同伴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