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胡永丽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敦颐高中  425300

摘要:高中物理在知识深度有着明显的提升,它注重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在初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大了原有的知识广度,并且加入了更多的新知识,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电磁场特性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它的问题可能包含不同的理论知识,可以将物理模型应用到其中,便于学生的理解。本篇文章通过对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分析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内容,从而探讨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物理模型;高中物理;物理问题;

引言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就力学这一章节来说,它需要从力的不同作用方向入手,对受力进行分析,考虑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解题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题往往是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步骤进行计算,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解题中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增加,存在一定的被动特点,将物理模型应用到其中,可以使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1、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优势

1.1使得物理解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它涵盖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不同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规律,而且对于物理问题设计来说,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公式和概念,学生很难梳理解题思路,可能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物理模型在高中解题中的应用可以使得题目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它通过模型建立的方式,对物理中的知识点框架进行设计,从中突出物理题目所包含的不同信息,将信息通过节点的方式展示到模型中,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模型的分析对题目中的物理关系进行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物理公式,保证对题目的深度理解。

1.2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在物理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概念的基础,在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它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对潜在的物理关系进行挖掘,从而拓展现有的物理思维体系。学生在求解过程中不断运用这种模型求解的方式,就可以培养科学预见的思维方式。此外,在物理模型的应用过程中,还应该遵循物理的题目要求,对题目进行层次性分析,确保物理公式和概念在应用中的准确性。

2、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内容

2.1物质模型

物质模型是物理模型中的重要组部分,它主要应用于力学、电荷等知识点的问题解答中,物质模型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实物以及空间物质等方面进行设计,将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应用到其中,明确题目中所涵盖的不同物质,例如力的不同质点、电荷中的物质特点等,从多个节点入手进行模型的建立,确保学生在物理解题中可以实现这些信息的灵活运用。

2.2状态模型

在物理模型的应用中,状态模型主要是就物理研究对象在题目中的不同状态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建立的方式明确状态与物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包括温度、湿度等对于它的影响,帮助学生对涉及到的物理概念进行快速查找,明确如何进行解题思路的梳理。另一方面来说,在状态模型的应用中,它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的不同状态进行综合认知,确保状态模型的有效性。

2.3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在物理解题中可以应用到运动学、电场等知识点中,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过程模型来说,它主要是就物理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模型的绘制,包括它的运动趋势、运动空间以及运动方式等,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所涵盖的信息,对它的运动变化进行了解,通过过程模型的方式进行呈现,对于高中物理来说,题目中的过程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杂乱的,需要对它的外界作用力以及环境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

3、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3.1确保物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原理、定律等都有着很强的抽象性、客观性特点。为了确保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实现对具体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以知识特点为基础,合理构建具体物理模型,把握好同一知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促使学习内容由复杂向简单、由抽象向具体的全面切换,引导学生精准把握知识内涵,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弹性碰撞”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具体生活实物构建“弹性碰撞”模型,将一个皮球用力挤压,其便会发生形变,取消外力作用后,恢复原型;在随机选取一只皮球,让其碰撞至教室墙壁,让学生观察形变瞬间其形态变化,在待到碰撞停止后再观察皮球形态的恢复情况。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理解中明确“弹性”与“形变”的内涵,将比较抽象化的知识整合为具体的“弹性”模型,为指导学生深刻理解非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而奠定基础。

3.2确保物理模型构建的完整性

在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题目信息的有效提取,明确解题的目标和思路,保证模型建立的完整性。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题目中所包含的物理关系进行明确,针对它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明确物理模型建立中需要的相关节点,将物理规律总结到一起。其次,在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模型的不同类型进行设定,明确物理题目的特点,确保类型选择上的针对性,为物理模型的应用提供保障。

3.3确保物理模型构建的灵活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物理模型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套路,往往是教师搭设好模型框架后,由学生进行题目信息的填写,但是这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当前教育模式下,为了确保物理模型构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分组式教学给予学生沟通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对物理题目中的内容进行模型框架设计,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由于题目中涵盖不同的物理概念和公式,需要将物理模型应用到其中,确保解题中的直观性,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教师可以将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应用到其中,确保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其中,实现对于知识的充分理解。

参考文献:

[1]朱举烈.高中物理模型构建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4):2.

[2]陈利.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握好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的转换[J].科技经济导刊,2019(30):1.

[3]秦旭芳.基于高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物理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