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固化阶层的稀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高等教育对固化阶层的稀释研究

孙悦

鲁东大学单位(学校), 山东省,烟台市,邮编264001

摘要:自建国以来,我国历经万千坎坷终于在1978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之需要且随之而来的,便是高等教育的一次次改革,而在宏观的国家现实和改革背景下,各种微观的教育利弊本质隐藏其中,种种矛盾促进着高等教育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法和真理答案。

关键词:高等教育;阶层固化;社会流动

一、引言

在以往对高等教育影响问题的探讨上,学者往往将其与社会流动相联系,多数研究表明了二者的正向作用,而部分学者意识到了其作用的局限性,认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各阶层的调动仅是表层现象,隐藏在这种公平之下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各阶层的进一步固化。但无论是哪种观点持有者,都未能全面的从我国现有社会事实出发进行阐释,更多的是将社会看做不动的点,而非流动的面,所以本文将秉持着在真实了解我国不同发展境遇下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情况下,分阶段、分情况、分类型地有效阐明高等教育与固化阶层的流动关系。本文将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理论和资本转换理论作为行文支撑,并分为社会现状、背景原因、相应对策三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二、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已历经一百七十余年,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望。建国后五十年,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迈入跨越式发展的时段,至1998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约643万人,毛入学率为9.8%;到了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23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当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而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这也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再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过渡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为城市学子和农村学子提供了数量较多且较为公平的入学机会,但仍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社会我国城乡人口比例相近的背景下,却在大学中发现,城乡学子比例仍旧失衡的情况,其中重点大学问题尤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随之问世且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研究,正如应中元所说,近些年,围绕“寒门”和“贵子”的讨论一直占据话题榜,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涉及社会公平、资源分配、阶级固化等。[[1]]对此情况,我将思考阐明当下的高等教育相对于二十世纪末的高等教育来说,哪怕入学率增高,但其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实际在减弱的背后隐藏着哪些被人忽视的因素,以及高等教育欲达到对固化阶层的稀释要如何发挥更有效,以此文作为扎根在我国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探讨。

三、原因

(一)社会

首先,在社会政策方面,我国自1951年开始,政府对全国毕业大学生施行包分配制度,而随着高等教育一次次扩招和入学机会的拓宽,直到1996年这项举措正式取消,2000年全面停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我国发展初期的社会价值较高,由于分配制度,城乡学子具有较平等的发展机会,而后期随着制度取消,城乡学子在毕业后,面对着广阔的就业市场,就不得不面临着个人资本促进就业机会获得的不平等。

其次,在社会经济方面,自建国至今,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终达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仍存在人民收入差距较大,小康是低水平且不全面的问题,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也意味着在高等教育中,由于经济的支持力不同,导致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更容易进入高等教育、享受教育过程、利用教育跳台。

最后,在社会共识方面,我国社会对早期发展的高等教育普遍抱着尊重崇拜的期待,这源自于当时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较落后、教育未普及的社会现实,不论出身阶层,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受到社会承认和向往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普及,读书无用论和大学生泛滥等消极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公认程度远不如前,因此其促进流动能力也随之下滑。

(二)家庭

首先,在家庭经济资本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如在进入高等教育前,除学校常规教育外,此类家庭能够借助补习班和家教等更多的途径提升学生成绩;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除正常的学业负担外,还要承担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不必被市场紧紧裹挟,甚至可以反选市场资源。

其次,在家庭社会资本方面,虽然每个人都拥有复杂的关系网,但关系网所涉及的领域、社会的地位、相互的亲疏都不尽相同,这体现在不同的家庭中更为明显,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关系网络更加宽阔、高级、有益,此类家庭的学生自小到大的受教育过程都更容易受到优待正如吴晓林提到的,在录取之前,由于社会关系狭窄,关于高考分数、大学布局、专业设置等信息的来源较少,那些负担较大的阶层,往往在择校、专业选择上无法获取更有利的信息。

[[2]]

最后,在家庭文化资本方面,相较于普通家庭,拥有更高文化资本的家庭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传授更高的文化知识、奠基更高的文化起点,使学生除了常规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机构,还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各方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三)学生

    在进入高等教育前,学生处于高考的大背景下,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较少能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差距,而进入高等教育后,学业成绩变成了众多评价指标中较为重要但不唯一的存在,甚至综合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和重视这时,部分学生才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少部分人能在觉醒后,通过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努力弥合这种差距,慢慢实现阶层的跨越

四、对策

(一)社会

在社会政策方面,我国需要合理优化招生政策,正如陈春梅所说,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依据补偿性原则对一些弱势群体采取相关的倾斜措施,包括招生指标名额、经济资助等,从而保障底层子女有更多的机会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3]]在社会共识方面,我国应利用自媒体盛行时代的特点,在各个平台加强对高等教育价值普及等内容的投放,在无形中使人们重视高等教育的力量,达到意识反作用于现实的目的。

(二)家庭

    当不同家庭中的资本已经固定时,我们无法要求优势家庭迁就劣势家庭,也无法强迫劣势家庭追赶优势家庭,所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家庭,寻求一个共用的解决方案才是当务之急。首先,家庭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基本需要后,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其次,若不能给予学生经济上的试错成本,就给予精神上的试错成本,不要一味的压迫学生去独自面对

(三)学生

学生自身要明白的是,环境之所以是环境,是因为不论它影响多大,但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自己。当有了丰富的自我效能感后,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创造自己的发展之路。哪怕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本身对固化阶层的稀释作用有限,但是学生若是挖掘和发挥了自身优势,便会与所受的高等教育形成合力,冲击固化的阶层,最终完成社会流动。

参考文献:


[[1]] 应中元.“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困境与逆袭之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0(08):89-95.

[[2]] 吴晓林.“阶层复制”还是“精英循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3):43-47+61.

[[3]] 陈春梅.促进或固化: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5):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