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习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习实践

吴希越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省 三明市 365000

[内容摘要]: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效果的最大化,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创情境,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多交流,多探究,经历体验过程;善转化,促提升,拓展知识深度。

 [关键词]:有效课堂、学生发展、学习兴趣、学习体验、知识深度。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效果的最大化,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进行课堂的有效性构建。

  一、教材与学生兼顾,做到有的放矢

余文森教授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课程改革也不例处,其着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备课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之一。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载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准确解读教材文本,“备好教材”,就要在课前就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进行了解, 做到“备好学生”。常说备课要备两头,既要吃透教材,又要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 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一课时, 我发现教材引入了线段图,这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还是学会线段图的运用呢?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又了解了多少呢?为此,在这一课上,我做了前测,题目如下:小货车5小时行驶了350千米,小汽车6小时行驶了360千米,哪辆车行驶得更快些?(1)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2)解答出这道题。通过前测发现,四分之三的学生能正确解答这一问题,可能画出线段图的却是廖廖无几。为什么这出现这一情况?最后,我发现学生的困难在于“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误区,认为速度是每分(每秒)的路程,那速度就是路程。这样,我了解了这一情形,在上课时,就用相同时间,不同路程;不同时间,相同路程;不同时间,不同路程这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速度这一概念,做到有的放矢,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和备学生,充分备好一堂课,精心设计好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情境与问题同设,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导入是课堂的开始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情境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求知欲望。而好的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知识探索的心理,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形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教学现象:课已开始一段时间了,教师自己讲的津津乐道,而学生却形聚神散,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造成这种状况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没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我曾听过黄爱华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黄老师在导入环节,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孙女今年过第18个生日,而奶奶今年过第16个生日,奶奶和孙女今年各多少岁?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黄老师并没有立即就导入新课,而是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几年过一个生日?奶奶生日比孙女生日反而少,可能是什么原因?生日和什么有关?至此,年月日的导入就水到渠成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创设有趣情境,提出有效疑问时,可以缩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三、交流与探究同行,经历体验过程

探究新知是小学数学课教学的核心,一定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使他们在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点时,能够发现核心问题,并提出值得深究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如许老师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定理时,常常是用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教学,有些“强加”的成分在里面。我在这个知识的教学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先让学生任意拿一个三角形,量并算出三个角的和是多少?答案当然五花八门,但肯定大部分在180度左右。第二步,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能证明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左右吗?第三步,学生小组交流、探究。结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有的学生把三个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了一个平角;有的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有的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了一个平角;但就最让人深思的是有个学生把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分成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学生就比较充分理解“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抓住学习重点,让学生交流、探究这一规律,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有得到这样的激发。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高度体现,要以“一切为学生发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兼顾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动性,才能师生双赢,让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学习、主动好学、创造性地学,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理解教材、掌握学情、优选方法,精选练习,就一定能营造出有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8)

[2] 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09)

[3] 熊领邦.以趣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4(01)

[4] 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J].小学数学教师.2015(10)

订阅格式

作者姓名:吴希越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电话:

邮编:365001

学科:语文

学段:小学

教材版本:部编版

订阅刊物:2

收件地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