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思维导图构建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中学历史思维导图构建及应用研究

韩玉琴

山东省栖霞市苏家店中学  

摘要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最先兴起于欧美国家,由于其能够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更加高效,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深受人们的喜爱。思维导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图片或文字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历史的知识体系所涉及的知识十分零散,对于每个时期不同国家所发生的事件都有所不同,使得学生很难进行记忆。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中学历史的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串联不同时期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关键词:中学历史;思维导图构建;应用研究;

引言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树状图和概念图,可以围绕课程知识的中心主题,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整合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虽然历史是以时间为主线,但是每一项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各种历史因素累积的结果,是由复杂因素造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很难理清这些关系,并有效记忆历史课程知识。推动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直观的要点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质量。

一、中学历史思维导图构建及应用概述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构建及应用思维导图,与其具有的重要意义密不可分。概括来说,相应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个驱动教学创新的工具,其较好地构建与应用首先能够驱动教学形式的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较好地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对教学内涵予以进一步丰富,侧面带动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个工具,帮助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这表明,无论是站在教师“教”,还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学中都应当对思维导图予以有效应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其在教学中的具体构建与应用,特别是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经验,其在教学中的具体构建、应用往往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较好的解决也会影响到其应用价值的凸显。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其自然要对如何构建以及应用思维导图等事宜进行充分的思考。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一)结合学科素养培育应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灵活应用,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很大帮助。以历史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为例,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是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进行内容编撰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了解到历史发展的时序[6]。但是,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弱,在学习中需要将具体生动的素材与史实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形成相应的时序观念。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将碎片化的历史事件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层次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这对学生时空观念提升有极大帮助。又如在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直观化、体系化地表达出来,通过对历史信息、史料内容进行整理,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史料与历史结论直观地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契合自身认知的知识框架体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感知。

(二)在知识对比中应用思维导图

知识对比法是教学领域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对比评价,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使学生能更加具体细致掌握知识点。历史学科知识点有着内容多、复杂性高的特点,如果学生学习时没有厘清思路和顺序,将难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根据知识点的层次进行对比。在缺乏对比情况下,不利于学生针对性理解,学生容易混淆知识点,也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点的特征。思维导图能清晰呈现知识点的层次关系,有助于学生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知识点进行对比,并展开深度理解。所以教师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时应该融入对比法,加强历史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讲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内容,可以应用对比法分别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为中心词,建立两个思维导图,分别写出两个时期在位皇帝、治国理念、治国政策、等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对两个思维导图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知识点评价两位历史人物。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两位历史人物,学生发表观点时,需要应用多方面材料论证观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并有效应用知识点。因此将对比法融入教学活动,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避免了混淆历史知识,从而也达到了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三)强化思维导图构建及应用中的互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及应用很容易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教师要强化其具体应用中的互动。通过增加互动频率、丰富互动维度和形式等途径,使互动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例如,在每学期初,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目录制作思维导图。单元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创设“本单元知识中你认为的重难点知识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时较好地区分出主次,并在思维导图卡片上进行具体标注。复习课上,教师则可以创设“小组分享思维导图共同复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基础上互相分享思维导图中的重难点知识及自身的理解,使生生互动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通过不断强化相应互动,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的构建及应用状况予以精准掌握。

(四)反思教学实践活动

思维导图还能使得各个知识点具有结构性,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教师所设计的思维导图,也可以了解教师自身所具有的历史知识体系,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后根据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教学效果进行交流反思,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并且,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以及与课本知识的联系都要进行深入思考。这样的备课过程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广度。比如,教师开展中学历史中中国近代化知识教学时,由于近代化知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有经济方面的,还有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的困难不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全部的教学内容,同时将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思想科学化的特点展现出来。经济工业化主要体现于《洋务运动》这一课时,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体现了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把这些课时涉及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视化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在宏观上形成一种近代化的概念,让学生对我国近代化的历程有清楚的把握[3]。此外,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可以深入思考在新课的讲解中有没有知识点的遗漏,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及时补充。

结束语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机械背诵式课堂模式,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发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思维导图中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教师也应当定期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一直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使用思维导图,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真正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颖颖.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56.

[2]徐岗.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20(16):58.

[3]王利琼.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8):330.

[4]甘得虎.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渊(高中版),2019(5):198.

[5]赵新华.探索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