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诊改案例------《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高职院校课程诊改案例------《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

王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邮编: 401331)

提  要: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重要性。方法按照“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模式,质量主体自主进行、自行质量保证结果 通过三年动态观察诊改课程,作出诊改课程的效果判断。结论 提升了学生培养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诊改;预警监测;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

课程诊改是围绕最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进行的;课程层面诊改是 按照“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模式进行的,也即先设立目标、标准,然后根据线上线下数据预警监测和改进的;课程层面的诊改是以质量主体自主进行、自行质量保证的。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坚持质量理念,构建诊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诊改体系构建

学校按照五纵串五横的思路,构建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制度。全面推进诊改过程中,较好地完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设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专业层面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

学校制定《“十三五”专业建设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为保障专业建

设目标任务完成,二级学院和各专业分头制定了 专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形成专业建设目标链。

3.课程层面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

学校制定《“十三五”课程建设专项发展规划》,设定课程建设总目标,二级学院制

定课程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任务目标,年度目

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课程负责人,从而实现课程诊改全覆,每门课程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设置自我发展标准。

4.教师层面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

学校制定《“十三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二级学院组织制定各专业建设师资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实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教师个人发展的链接和贯通。

5.学生层面是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

学校以《“十三五”学生工作与学工队伍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及实施方案

为出发点,构建“学校—学院—班级— 学生”四级联动的学生层面诊改工作体系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过程

(一)《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基础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广泛、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课程;同时,该课程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考取《康复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已有基础

课程团队

课程资源

实训条件

校内专任教师:6

教授:  1

副教授:2

讲师:  3

校外兼职教师2

课标:1

课件:20

视频:15

规范:3

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医院及护养中心

课 程 已 有 基 础

(二)《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目标标准

  1. 课程目标

1.1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创新发展计划课程专项建设项目

  1.2课程建设目标------实现项目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建成市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

课程目标----SWOT分析

双高专业建设课程:进一步丰富优化教学资源;完善考核体系

2.课程建设标准

3.课程建设内容:

3.课程建设内容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建设内容

预期效果

建设内容

预期效果

建设内容

预期效果

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行业教师理论水平提高,专业教师实操水平提高。

与行业、企业互建工作站,加强“产教融合”的深度与高度。

双方对人才培养理念共识提高。。

实训基地开辟第二课堂,学生在重医大学城医院跟随查房

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学生理论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

实训基地开辟第二课堂,协议医院作为实训基地

在协议医院实行现场教学。

参与“双千双师”计划,与养老基地对接,对课程建设进行调研。

双千双师”计划验收合格。

与基地养老中心联合建立健康档案。

学生通过互联网在课堂上获得第一手资料。

产教融合,对行业企业人员订单式培训。

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化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制作水平提高。

规范教师临床技能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学生理-实水平明显提高。

(三)《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运行

1.课程运行----8字螺旋运行图

2.课程运行----计划

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资源建设计划

项目名称

任务内容

五级节点(知识点、技能点)

课程资源

负责人

完成进度(截止点

模块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

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课件2个、微课3个、动画1个、文本2个、5道习题、20道测试题

王娟

7月7日

临床护理技术

诊断与治疗措施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技能

3.课程运行----组织

3.1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列入重点建设课程;

3.2经费投入:骨干课程建设,专项经费1.5万元

 

4.课程运行----实施

4.1课程资源建设实施:培训学习,了解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集中讨论,编制课程建设知识树;分解任务,制定任务进度计划表;定期组织集中检查、汇报、讨论、修订。

4.2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实施:通过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资金,本专业实训中心(其中设有附属护养中心)已经竣工,已经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该课程的实训条件。

4.3课程教学实施:根据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

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过程性和终期考核、能力鉴定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课前发布任务,准备资源;课中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后整改纠错、完善总结、归档保存。

5.课程运行----监测

课程资源建设监测

教学质量监测

6.课程运行----预警

7.课程运行----诊断

以本课程开课学期为单位,从工作目标;目标达成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运行诊断、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8.课程运行----实时改进

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改进

9.课程运行----学习

校外培训学习学校培训学习、自主学习

10.课程运行----创新

课程团队中融入学生,协助收集素材,参评课程资源。考核中采用PK游戏形式,增加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成效

1.课程资源建设成效

课程内涵建设得到显著提升;完成课程资源包括:微课、动画;拓展资源;开发任务等,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课程团队建设成效

 

3.课程教学成效

教学效果显著提升(2017至2019年):出勤率由90%提高到92%;课程成绩优秀率由10%提高到15%;对口就业率逐年增加。

(五)《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措施

在《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课程诊改中不断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随时纠改

存在问题

纠改措施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不足

修订新的课程标准,新增具有思政教育元素教学案例,细化职业素养培养要求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不足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在实训基地开辟第二课堂的课时不足

增加在临床实操课时,加强技能培训

总之课程诊改中,遵循“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纳入下一轮诊改,在问题中进步,“课程诊改”永远在路上。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政策文件.

[2]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3]任宇.物联网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世界,2016(15):36-37.

[4]白玫,朱庆华.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20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3620,课题主持人: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