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路径

陈东莉

东兰县高级中学,广西河池547400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持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这就为我国各地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要求广大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其中,历史空间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念成为了现阶段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下紧扣上述课题,着重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路径,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历史空间观念

历史空间观念,主要指的是对事物和特定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它的呈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较为常见的有历史纪年、历史时序等。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发现一部分教师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显然,这与当代教学理念是相悖的,亟需广大教师关注、改善。那么,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入手,实现对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有效培养呢?具体如下。

一、巧用历史地图,唤醒空间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人类活动及其发展情况的了解,深刻把握区域差异,教师可以将历史地图利用起来,将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如此,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良的课堂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为学生解析历史知识,并唤醒学生空间意识[1]。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是年代较为久远的地图,而学生对历史信息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他们兴趣不浓厚,自然也难以彰显出历史地图的功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已有资源利用起来,通过信息化设备呈现历史地图,生动、形象的音频、影像素材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进来,为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呈现古代、近代以及新时代下中国的版图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对,说说自己的看法。与单调的语言文字相比,生动、形象的历史地图更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辅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版图变化的原因,巧妙渗透每个部分的内容[2]。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更加全面、透彻地掌握了近代中国历史状况,并且在无形之中培养了爱国素养、历史空间素养,可谓一举数得。

二、适当引入史料,培养空间思维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历史事件并非独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判断、点评,首要任务就是明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它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历史逻辑,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念方面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高中历史教材来说,它的篇幅与内容都是非常有限的,仅凭教材内容判断、点评历史事件显然是具有不足的,这个时候,史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紧扣具体教学的内容,适当引入与之相符的史料,为全面、系统地评价历史事件做好准备[3]。例如:在教学“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涉及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相关内容,其中包含了两个板块,分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步入世界外界舞台,如若失去史料的支持,那么学生就极易产生这样的认知,即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促进《日内瓦公约》的出台,恢复了印度支那和平。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史料,即《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了解1953年,中国与印度会谈期间,周恩来先生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时,周恩来先生应邀,对印度、缅甸国家进行了访问,正式提出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成国际关系准则。这样,在史料的助力下,充实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空间观念,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并彰显了历史课程“求真”的本质[4]

三、开展实践活动,深化空间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这点亦是如此。教师切忌将教学局限在教材、课堂上,而是要积极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历史发展进场,深化历史空间认知,为空间观念的养成助力。例如:在教学“解放战争”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开展“探寻革命遗址”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空间。当然,为了深化学生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各个小组设计相应的任务,如“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哪些努力?”等,鼓励学生亲身探究,切实感知历史人物、事件遗留下来的痕迹,这对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养成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各个小组进行实践报告的撰写,合理分工、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历史学习目标,实现高质量历史课堂的构建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念,是推进课程改革进程的有力举措,更是提高整体教学成效,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经之路”,价值毋庸赘述。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扮演好“引路人”这一角色,在把握历史空间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寻其与历史教学之间的契合点,从等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根据空间、现象、人物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规律等进行历史学习与探究,在收获丰富历史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历史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与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佳, 薛艳玲.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1(19):4.

[2]王书华. 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路径[J]. 读与写:上旬, 2021(10):1.

[3]王玉兰, 王树鹏.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时空观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7):1.

[4]李少玉. 高中生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现状及应对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1):4.

[5]李丽华.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