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提升青少年女子举重抓举技术训练水平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对有效提升青少年女子举重抓举技术训练水平的探究

秦元元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抓举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相较于男子举重,女子举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要想在比赛中获得绝对的优势,则需要女子举重运动员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实现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提升,可以从优化上拉环节伸膝动作、两心距离、支撑点以及下蹲速度等方面着手训练,以便促进女子举重运动员举重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青少年女子举重;抓举技术;动作结构;提升策略

举重运动实际是考验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通过细致观察多次的抓举比赛不难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通常都会细微的调整一下自身的姿态,以便保持自身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因此,女子举重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获得绝对的优势,就需要在训练中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和技巧。

、优化抓举上拉杠铃环节伸膝动作

根据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训练结果调查可以发现,在训练过程中失败比例较高的训练环节为抓举上拉环节伸膝动作。众所周知,抓举提铃动作的第一阶段就是伸膝动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预备姿势中,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伸膝动作可以拉长运动员的伸髂肌和伸膝肌,同时使腰背肌进入适度紧张状态,腿部伸肌开始用力收缩,上抬臀部,肩部随着臀部的提升而升高。此时可以看出女子举重运动员膝关节角度明显增大,向后方运动,这个动作的形成可以为后续的引膝和伸展做充分准备。一旦这个部位的动作没有做好,有可能引发后续动作出现错误:第一种错误动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提铃的过程中,多早让伸髂肌发力,以至于膝关节没有得到充分伸展,造成上体前倾程度不够,肩部升高幅度大于臀部升高幅度,杠铃重心没有落到前倾的肩上。最终导致发力不充分,上拉杠铃没有达到必要高度就承接杠铃,造成杠铃前掉导致失败;第二种错误动作,伸膝肌群用力过快、过猛,使膝关节角度突发性增大,骤然增加腰背肌肉承受负荷,导致杠铃无法跟随臀部的升高而升高,从而打乱了整个提铃的节奏,发力点不到位,这种错误动作会造成杠铃后掉导致失败。由此可见,抓举训练环节出现这两种状况都不利于抓举动作的完成。想要实现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训练的提升,需要重点加强抓举基本动作训练,以便帮助女子举重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不断进行上拉部位的训练,使相关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从而更好地完成抓举动作。

、缩小抓举发力过程中身体重心和杠铃中心的距离

抓举作为女子举重运动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对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和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相较于男子举重,女子举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想要在比赛中获得绝对的优势,则需要女子举重运动员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1]。在女子举重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关键点,即“两心”。什么是两心呢?就是指人体重心和杠铃中心。因此,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想要提升抓举动作的训练水平,必须将两心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在实际训练时,杠铃应紧紧靠着运动员的身体上升,可以有效避免动作产生分离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减少阻力臂,这种方法对顺利完成抓举动作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此外,当杠铃紧贴运动员的身体时,除了缩短阻力臂,还可以为运动员节省更多的体力,反之,如果运动员的阻力臂延长,导致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体力,不利于运动员抓举动作的完成。因此,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进行抓举动作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缩短身体与杠铃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在举重运动比赛中充分发挥身体的最大力量。

增强抓举发力过程关键部位支撑点稳定性力量

运动员支撑点的调整对提升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动作的成功率。在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增强运动员稳定性最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就是人体后跳移动,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进行抓举发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运动员腰腹力量。这种训练方式对于体重较轻的运动员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对于体重较重的运动员来说,经常会在杠铃上升的过程中出现后抛的现象,直接影响着该运动员下蹲支撑力量的发挥。因此,对于体重较重的女子举重运动员来说,在抓举发力过后利用腾空后跳技术,将重心和杠铃的支撑点位置一起向后移动,以便达到支撑的目的。不仅可以增强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而且还能避免因杠铃后抛过大或者其他原因掉落对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危险。不仅如此,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进行抓举技术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支撑姿态,增强自身身体的稳定性。通过细致观察多次的抓举比赛不难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在支撑到起立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细微的调整一下自身的姿态,有些运动员调整速度比较快,有些运动员调整时间相对漫长一些,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自身身体的稳定性[2]。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运动员唐功红为例,该名运动员在抓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姿态调整幅度不是很大,因此调整时间比较短,只是在膝关节部位进行了细微调整,踝关节和髋关节都没有进行调整,说明该名运动员自身的支撑点比较稳固,整体的支撑稳定性属于良好状态。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是增强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身体稳定性的关键部位,因此,女子举重运动员想要提升自身的抓举技术水平,需要在训练中着重加强这三个部位的支撑力量。

强化抓举上拉发力快速蹲能力

下蹲速度训练也是提升杠铃举起成功率的关键内容。通常情况下,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抓举发力之后,杠铃开始呈现上抛趋势,随着越过最高点快速下降至支撑点的位置因此,根据杠铃的运动轨迹来看,从上抛到下落的整个过程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强的快速下蹲能力,运动员的身体需要在杠铃下落状态之前完成整体的支撑动作。由于人体本身和杠铃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是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人体下蹲速度越快,杠铃下落的速度就会相对减缓,反之,人体下蹲的速度较慢,势必会加快杠铃下落的速度,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运动员完成支撑过程的难度,导致前功尽弃。通常情况下,运动员在完成下蹲支撑杠铃动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杠铃甩臂动作和积极下蹲支撑两个动作的配合问题[3]。如果只注意把上体和肩带移至横杆下面,就有可能造成下蹲动作迟缓,上体过分前倾,最终导致杠铃超出支撑面从前面掉下;反之,如果只注意屈膝下蹲,忽视上体的伸展,上体和肩带不能迅速下降到横杆的下面,最终导致出现无法支撑的状况。因此,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女子举重运动员需要以上拉和发力阶段为基础,加强较大向下加速运动的训练,以便强化自身抓举发力后的稳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女子举重在国际范围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随着国际举重项目的发展,对女子举重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均衡的发展,缩短轻量级和重量级之间的差距,需要运动员在抓举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训练要求及训练技巧,不断的提升自身抓举技术训练水平。同时,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特点以及其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悦. 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指标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0.

[2]王东阳,杨咏,史兵,白霞.陕西省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5):618-622.

[3]游永豪,周浩祥,张尧,张阳,温爱玲,张猛,胡俊.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时序性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04):127-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