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分析

郭俊娇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倡导小学语文教学时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同时,要增强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完成课业教学工作基础上,要重视创新作业设计,以便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知识时的心理压力,保障其学科学习效果有所提升。本文针对增效减负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跨学科作业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语文;设计分析;跨学科学业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综合性和人文性较为显著,学好语文可令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而且还可以加强其人文修养。语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令学生深化理解相关内容,增强其解决语文问题的实力。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师创新设计作业时不可忽略教学目标,并且要考虑学生实际状况,设置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层级。目前,增效减负正在推进,各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增效减负背景下的教学创新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层级。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多倾向于考试内容,而知识来源拘泥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间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其次,家庭作业的设计层次性并不突出,甚至还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未曾考虑学生间是否存在差异。家庭作业内容难度不同,部分学生认为作业难度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完成作业的过程十分轻松,这极有可能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出现两极分化的尴尬现象。最后,教师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随意性较为明显,由于语文教师工作量偏大。所以在设计作业过程中,相对随意,仅围绕教材资料和语文课上教学内容布置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且有可能导致学生在执行作业任务时出现烦躁情绪。

二、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增强作业实践性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资源。因此,教师在设置家庭作业时,不可忽略语文资源,通过添加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增强作业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保障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之际,能够协同提高各项能力,强化整体的素养1

在讲解《曹冲称象》这篇文本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邀请家长陪同孩子学习,在家长带领孩子观看视频以及启迪孩子背景下,鼓励孩子书写自己所想到的所有称大象称量的计划,并且将其记录下来,留在第二节课堂上和其他同伴沟通。在家长帮助下,学生可以结合互联网平台去搜索相关内容,并且使用其他的物品测量方法进行等量代替实验,总结测量步骤,强化学生语文作业完成效果,令其亲身体验语文知识学习时的奥妙与乐趣,不断增强本身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2.联系语文目标,分层次设计作业

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打造分层次的家庭作业,可以满足班级内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及潜力,展现作业的实际效能2。因此,布置作业前,教师为了能够减负增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学习兴趣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关注学生在语文知识认知能力这一方面存在的差异点,为语文作业赋予层次感,但对应的作业难度要适中。

比如,教师在讲解《日月潭》课程后布置作业,可以给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指导A层次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更多和日月潭美景相关的文章或者是诗歌,并且尝试应用小导游的口吻书写描绘以及介绍日月潭美景的微作文。B层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适中,能力中等,并且尝试应用小导游的口吻书写描绘以及介绍日月潭美景的微作文。C层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巩固其中的重点字词,强化文本内容感受效果。通过分层次设计作业,让作业可以在不同层次学生的承担范围内。

3.重视语文拓展,联系课内外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整体的知识视野相对受限。因此,教师在创新设计作业时,不应仅将目光放在课内的作业习题上,而是要强化语文拓展设计工作,因此,教师在创新设计作业时,不应仅将目光放在课内的作业习题上,而是要强化语文拓展设计工作,重视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串联3

比如,在讲解《女娲补天》后,本篇文章虽是略读文章,但就是若能深入地挖掘,便可发现知道本篇文章的阅读及学习,实则是有效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时机。在学习文本后,教师创新设计作业,引进课外资料,通过微视频课件展示"女娲"的神话故事。由于学生对故事具有较大的兴趣,尤其是神话故事带有神秘的色彩,这样即可令学生保持充足的精力,完成课后作业,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书籍、尤其是神话故事带有神秘的色彩,这样即可令学生保持充足的精力,完成课后作业,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书籍、杂志或者互联网中收集与女娲有关的更多神话故事,并且在班会中将这些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同伴听。在学生与学生间互相交流故事及学习想法时,即可促使彼此的学习能力均有所减少。

4.确定作业内容,启发逆向思维

    教师在确定主题后可以采取串联的方式,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横向联系在一起,并且将其横向关系重点突出,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某一知识点的考核时进行有效的思维延展,实现对这一知识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掌握,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考虑获得问题的答案,并且通过逆向思维对最终的结果加以验证,让学生对该知识点建立起深刻的认识,并且实现自身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高效的完成所有作业任务,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应加强对渗透方法的应用,通过提取其他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作业环节。

例如,在讲解《美丽的鹿角》课程以后,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引入自然科学素材,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自主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共通之处,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达成对所学的知识的作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5.转换作业形式,融入多学科知识

   在跨学科作业背景下,教师可以采取作业转换的方式对小学语文作业内容进行优化,融入多个学科的知识,实现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使得语文课堂素材和形式能够更为丰富,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感受。

比如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设置"古诗歌唱"主题,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相互结合,突出古诗词的音律特点,给予学生谱曲后的古诗词音频和相应的素材,让学生在作业环节进行歌唱练习,提升作业环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积极的主动地积极投入其中,在联系歌唱的过程中实现对古诗词的有效记忆和对古诗词的意境的进一步了解,并且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优化,实现作业形式转换的有效性,突显出跨学科作业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增效减负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改后作业设计环节非常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应用技能。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展开独立的思考,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教师创新设计作业的前提,在于能解放思想,更用心的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对语文作业有所期待。

参考文献:

[1] 王燕. 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98):61-63.

[2] 罗雅文,任强.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15-21.

[3] 李英玲. 互联网+时代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J]. 基础教育论坛,202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