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数学情境化作业的完美邂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核心素养与数学情境化作业的完美邂逅

吕明阳

(庆阳市实验小学 )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设计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要着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将实践与数学有机结合,学生从学数学向做数学转变;将故事与数学完美融合,学生从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让生活与数学无缝衔接,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把游戏与数学科学结合,学生从学数学到玩数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化、作业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文件的颁布,“作业”二字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不仅仅是作业的“布置者”,而是作业的“设计者”。作业必须纳入课堂的全部学习之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能够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作业还有着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等重要作用。 同时具有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功能, 也具有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

这就需要作业设计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要着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并给予跟进指导。因此,教师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 政策的关键所在。

2022版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实际,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各种情境,为同学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同学对数学的爱好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还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何将数学情境化作业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实践与数学有机结合,学生从学数学向做数学转变。

数学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真实的数学场景中实践所学或将数学情境融入作业。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趣味性、探究性问题、动手实践的活动产生数学行为。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次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除数学知识外的许多知识,才能实现活动目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另外,由于跨出了课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情境中观察、操作、估算、分析、归纳等多种能力都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实践过程中有时还需要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才能完成活动。这就会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增强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也能得以发展。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在动手实践中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带学生到操场直观感知公顷;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二、故事与数学完美融合,学生从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将数学故事情境作为内容设计为作业呈现出来,能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和形象,因为富有生活情趣,还可大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从苦学变为乐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同时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一课,我将让学生以帮助熊二找到森林能量石为主线,故事情境贯穿始终,课后又继续以成为森林侦探社社长挑战赛故事情境,让学生融入以熊大熊二为主人公的数学故事中,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关:森林里的小伙伴们来庆阳做客,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有的逛公园,有的参观博物馆,有的去电影院。你知道他们都干什么了吗?第二关:开学了,老师发了语文、数学、音乐3本书,他们各拿了一本。熊大拿的是什么书?光头强呢?第三关:熊大、熊二和光头强踢毽子,分别踢了12下、8下、9下,他们各踢了多少下?像这样将同学们喜欢的国产动画人物熊大熊二故事情境带入作业,更好的让孩子融入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23

三、生活与数学无缝衔接,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无数教育者们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探究中,老师们绞尽脑汁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仍有许多同学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对后进生的试卷分析后发现无一例外的都是实际应用题失分最多,很多同学都是数学是数学,生活是生活,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有效联系。深入分析后发现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不理解题意、不理解算理,归根到底便是数学素养缺乏。这不单单是改变课堂教学能解决的,应该着眼于课后。

学习数学的本质就是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后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实践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感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只有当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是活的数学,才更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学生从中学会健康生活、养成自觉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用人民币到超市购买物品,通过购物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加减计算。这样,将枯燥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数学,喜欢完成数学作业。

四、游戏与数学科学结合,学生从学数学到玩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而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在数学活动的众多形式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把数学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作业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佳方式。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以及协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不仅激发了一些重要数学思想的产生,还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传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可能性》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一个摸奖的游戏,和父母一起玩,体会可能性的大小。这种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还加深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

通过核心素养导向的情境化作业的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设计数学作业,体现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趣味性和科学性等,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知识、 运用知识,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不再局限于机械性的训练。 用这种方式, 可以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减少了学生对作业的畏惧心理,可以用少而精的作业内容, 达到最佳的作业效果,提升作业效能。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情境化的作业更偏向生活化、 真实性,内容更为丰富。

可以培养学生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复原力、 自控力、 专注力、 时间管理等素养进行有价值培养,同时对培养学生符号感、建模意识、抽象意识、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