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问题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问题思考

肖玲娜 ,施志勇 ,黄伟,黄皓,杨舒洵

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重庆,400035

摘要: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举措,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分析了推进专业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现状,然后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等方面重点研究了专业硕士双导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硕士;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还可以发展先进生产力。导师作为研究生的引路人,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通信人才培养要求,拓宽研究生教育渠道,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我们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的实践。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它区别于其他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特别适合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二是隐性知识的传承,比如为人处世的方式、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这些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早在十四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顾名思义,导师取向导和老师之意,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导师不仅是学生生活上的向导,也是他们学习知识的老师。

在传统的单导师制中,导师主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但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缺乏实践创新的能力,缺少社会实践的过程,单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为了弥补单导师制的不足,教育部于2019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采取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联合进行培养的新模式,这遵循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学习以外,大部分的能力提升需要从工作实践中获取。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和实践能力。

20世纪的美国职业学位教育中就采取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早期也叫协作式培养模式,后面衍生出两位导师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同时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内导师——高校指定的学术导师,另一位是校外导师——企业或行业内的实践导师,他们共同负责学生研究生阶段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科研以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其基本职责是明确学生的学术发展方向;企业或行业内的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的专业实践指导,其基本职责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合贯通到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推进专业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硕士学位的培养分为两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其中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更明确,岗位针对性也更强。我校自建校起就承担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近年开始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随着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压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逐步上升,必须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内容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和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其具体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因此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选择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从岗位工作实践到院校学习再到岗位工作实践的过程,就读的研究生们具有较丰富的工作,其学习的导向也更具目标性和直接性,但由于岗位工作岗位特点,很多研究生曾较长时间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良好心境和欲望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当中,必须改进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根基,真正完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为了实现通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即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需要分配两位导师,一位是传统的校内导师,一位是来自校外的实践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学习和科研指导,实践导师则负责指导实践,两位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双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加能够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发现还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比如:实践导师不是校内的专职老师,院校及其所在单位也没有专门制定有效的奖励激励办法,这就大大降低了实践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实践导师和校内导师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理想、分工也不够明确;“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缺乏制度规范,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双方的权责义务等界定还不很清晰等等。

另一方面,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和要求上虽然不同,但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两者的差别并不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毕业考核标准仍然是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分析的误差和无效性。甚至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些培养院校改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标准,降低了对其论文和学术本身的要求,但并没有因此采取其他的合理考核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没有达到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反而导致其原本学术能力和研究论文质量的下降。

三、专业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通过座谈交流及问卷调研,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通过各种渠道实现院校教育与工作岗位实践的零距离衔接,调研实践导师困难和需求,制定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则制定,主要包括:(1)修订完善的培养方案。我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方案采取三年制,第一和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采取学分制,学生需完成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第三学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完成实践课题。培养方案既突出了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培养中的比重,如此一来,实践导师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当中。至于最后的毕业考核与评价标准,也要适当地提高实践部分所占的比重,从而引起学生对实践部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制定导师的分工和交流机制。通过制度对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的主要职责和衔接进行规范,校内导师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校外导师侧重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实操技能,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帮助学生以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他们需要共同讨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拟制合适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共同协作开设新的课程,将实践与理论有效地结合。

(二)通过培训、交流及自我提高,锻造“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的指导能力。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履行职责合格的导师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同时导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必须从导师的选拔、培养到考核评价等方面建设“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制定严格的导师选聘办法。校内导师除了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还要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践导师的选聘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来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硬但是在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专业素养。不宜一味地盯着专家的头衔或职务等,因为有些职位高或者是头衔多的专家往往事务繁忙,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指导,难免会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所以实践导师的选聘需要和导师所在企业进行沟通,协作进行选聘;(2)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型绩效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尊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规律,科学制定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为要素的协同型绩效的评价标准,以此来增强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顺利开展。(3构建双向的交流沟通平台。校内校外导师的双向交流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定期的常态化交流,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4)制定”完善的“双导师”管理制度体系。任何的培养机制都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双导师制的实施也无例外,也需要完整的制度体系进行支撑。有了制度的制约,“双导师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校内和实践导师的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尤其是校外导师,要保证他们的相关待遇,因为校外导师一般都是兼职,不纳入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无法享受相应的导师待遇。学校应该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对校外实践导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同时给他们适当的“名分”,让校外导师出师有名。

(三)通过文献分析和组织讨论,构建面向岗位胜任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评价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专业领域他们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对其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和评价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为有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能力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对其在“双导师制”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引进及加快对其培养质量评价问题研究,可以通过R.W.Tyler教育评估体系、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等为基础框架,同时利用文献分析法、研究讨论法等,解决面向岗位胜任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中的“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怎么办”等问题,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需求和特点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四)通过对培养和评价实践的总结梳理,推广研究成果应用

近年来我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内和校外导师本着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原则,共同指导一批学生,共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拟定。我们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梳理,通过分析,确定了教育目标,选择了学习经验并评价了学习结果,总结出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及其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为后续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支撑和基础。

四、结束语

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可充分利用院校、单位和科研院所育人、育才的优势,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优势,切实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时间能力,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企业工作实践到院校理论学习”和“院校理论学习到企业工作实践”的双向循环交融,集中院校导师和实践导师的共同智慧,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导师培养模式能有效弥补院校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院校教育与岗位工作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也是院校研究生教育调整改革、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丽艳,秦春生.协同与融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导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

[2]姜德刚,杨道宇.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的建设机制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7).

[3]侯忠伟,韩西,杜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2112”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4]谷军,李有东,徐元强.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实践性教学调查思考与创新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2):31-33.

[5]姜雪.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7-15..

项目编号:2020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2043

作者简介:

肖玲娜:女,重庆.1978.12,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现为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讲师.从事移动通信等领域研究.

邮箱:714661730@qq.com

通信地址: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

邮政编码:4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