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刍议“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设计

邓慧婷

福建省宁化第三实验学校

摘要: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步登堂入室的,是围绕中心问题设计若干铺垫问题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的。“学··用”模式下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问题的质量,达成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文章分析“学··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原则,提出有效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现状分析;原则;策略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我县精耕细作多年,成为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一面旗帜,在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这些年来,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自己的体会和反思。这里主要就“问题串”在“学·导·用”教学模式下的设计和大家探讨一下。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其实就是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递进性思考,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就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问题串教学方式虽然运用频率较高,但是彰显出来的价值却不高,这就表明问题串教学设计仍存在一些漏洞,无法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一、“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现状分析

“问题串”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问题质量,实现问题有效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关键,也是贯穿于“学·导·用”模式始终的逻辑线索。合理的“问题串”设计,往往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通过对目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分析,发现其中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对问题串的认识比较片面。问题串教学方式与问题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问题教学法对于问题之间关系并没有特定要求,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实情合理设计即可。而问题串教学法却要求各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且要具有引导学生思维深入的特点。在“学·导·用”模式下,无论是前置先学,还是课堂探究,抑或是课后巩固,问题串的设计都可以贯穿其中。但实际上,不少教师并没有去区分问题串教学与问题教学的不同,所以问题串教学的作用也无法在“学·导·用”模式下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问题串的使用途径比较单一。问题串在初中数学“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可以用于前置作业引入,以及课堂导入、课中知识讲解以及课堂总结等多个环节,但部分教师仅用于某一个教学环节,这就导致问题串的使用功效发挥有限,无法利用问题串提高“学·导·用”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教师缺乏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学·导·用”模式下的初中数学问题串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串的启发和引导,逐步实现拾级而上的探究乐趣,做到步步有得,体验数学的严密性,以及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所以,在问题串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核心,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的逐步递进的问题,来保证思考的质量和探究的收获。实际上,不少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不重视或是不到位,这也局限了问题串设计与实施的效果。

二、“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原则

   “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要满足一些教学原则,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其深入探究,实现其让学生学有所得的目的。

首先,趣味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知识的兴趣,教师应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问题串,以此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导·用”模式下的“前置先学”也需要有趣的问题串,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热情。

   其次,生活性。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设计满足生活性的问题串,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学习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数学生活化学习与应用意识的提升。学生只有将学习与数学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在“学·导·用”模式下,让学生深入其中取得探究的体验。

   再者,启发性。“学·导·用”模式下的数学教学不是仅局限在教材内的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串,将其作为前置先学的研究单问题,在探究性和拓展学习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创新性。“学·导·用”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串时,应适当转变问题形式,以不同方式提问,以此来利用创新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三、“学·导·用”模式下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策略

1.利用问题串,导入教学内容

    “学·导·用”模式下,教师设置了前置先学的问题串,在问题导入过程中,这些问题串应该和课堂导入相关联,使学生能够很快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来。

课堂导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该环节能否高质量进行,直接会影响接下来的课堂授课氛围以及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将问题串的设计融入这一环节,以此来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学习中。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熟悉的买菜场景来设问:假如你现在去菜市场买菜,一斤青椒的价钱是4元,给了菜摊老板16元,请问你总共得到了几斤青椒?学生在分析该问题之后,给出了4斤的答案。此时教师应肯定学生,并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的解答思路,学生回答16÷ 4=4,教师此时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还有一种解答思路,即4x=16,求解x是多少?如果问题改为,给了菜摊老板100元,找回84元,问题是不是也是一样的?这时是否也可以列出方程求解?学生也就争先恐后列出不同的方程式,如4x+84=100或者4x=100-84等。这样就顺利将学生导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

2.利用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

利用问题串导入“学·导·用”模式下的新课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中的问题串,以确保学生在逐渐深入的思考中,理解学习内容,并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数学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有理数和正负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如何分类?有理数的意义?在提出问题之后,如果仅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显然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结合例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例题的同时,完成对问题的一一思考与解答。通过将问题串融入学生的知识学习中,学生会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自主学习十分有帮助。

3.利用问题串,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学·导·用”模式下,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知识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将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构建,也会影响学生日后新知识的学习与数学问题的解决。为此,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串的优势,将学生带入学习成果的巩固中。比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内容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设计问题:以前有学过与平面图形相关的哪些知识点?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在问题串的带领下,学生完成了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串在初中数学“学·导·用”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意义重大。教师应持续分析问题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更多问题串设计原则,以此来确保“学·导·用”模式下教学实践中问题串设计的合理性,利用问题串构建优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金龙.初中数学“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J].考试周刊,2018(54):103.

[2]杨薇.论初中数学“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前置研究单”[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77-178.

[3]谢丽英.“学·导·用”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与思考[J].农家参谋,2017(05):138.

[4]王哲.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设计、实践与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0(11):27-28.

[5]张艳月.初中数学“问题串”的设计与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17-118.

[6]出志雄.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8(04):26.

[7]谭群燕.浅谈初中数学问题串设计与应用[A].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集[C].中国广东广州.2021-11-05:291-295.

备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学·导·用’模式下问题串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X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