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孙,静

黑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需要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效应。以黑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树立新工科育人理念、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水平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为新工科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TU-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国际竞争新形势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技术和新形态的出现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针对新工科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国家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的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国家倡导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进行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针对新工科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如何建立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1 存在的问题

针对新工科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新工科育人理念落后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传统工科育人理念,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相脱节,培养目标和产业需求相脱节,未能够实现行业标准与育人标准制定充分衔接,未能将新技术、新方法与培养过程相结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

1.2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薄弱

产学研协同育人要求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协同育人。目前各个高校都在进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协同育人改革,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未能建立统一的育人目标和模式,相关的配套管理设施不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难以有效的开展,新工科建设目标难以有效的实现。

1.3 教学与科研相脱节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模式单一,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科研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高校育人环境的主要手段。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重视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难以满足新工科育人的要求。

1.4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目前学校与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协同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没有考虑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无法满足土木工程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无法满足行业对新知识的需求,企业实践的内容无法满足行业对时代发展的需求,未能实现校企双方协同育人教育体系和新工科育人理念。

1.5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大都是本科院校毕业的专业对口人才,缺少专业实践知识,存在明显的能力缺陷。教师没有到过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缺少工程实践经验,难以满足新工科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难以满足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要求。

2具体的改革措施

   本文从树立新工科育人理念、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水平五个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具体的改革措施。

2.1 树立新工科育人理念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改变对工科建设的传统认知,树立新工科育人理念,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新思维。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产学研对接等方面的重要驱动效应,建立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自主发展和自我激励机制,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构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2.2 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将培养过程与企业协同相结合,最后对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反馈,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中加强高校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加学生工程实践的机会,把产学研合作与大学生个体培养相联系。学生不能只依靠课堂书本上的知识,要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和科研机构实习,去企业感受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去科研机构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研知识,让学生对专业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产学研协同育人必将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工科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2.3 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根据新工科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黑龙江大学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创新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几方面组成。目的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现代工具,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专业选修课程,下面设置4个专业模块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和工程管理4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1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同时鼓励学生跨方向选择课程进行选修。

专业创新课程,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设置了一批创新研究课程和实训课程,比如桥梁健康智能监测、BIM技术与应用、智能交通导论、绿色建筑与装配式装配化、结构设计与创新、智能建筑概论、地下结构健康检测、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跟踪土木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不断拓展、提升工程素养与专业应用能力,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地质实习、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4 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黑龙江大学通过校企联合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签约了一批校企产学研实践基地,有一批企业指导教师,成立校企协同育人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建校企产学研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需求,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业平台,积极参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项目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竞赛活动,提升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

2.5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水平

黑龙江大学以人才发展为导向,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构建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双师型师资队伍。依托产学研合作互补优势,鼓励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多元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聘请企业、科研机构中的高级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定期来学院开展讲座;聘请企业导师担任学生的校外实践导师,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同时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

3结语

新工科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需要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效应。黑龙江大学以社会和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海龙,李昊,王海龙. 浅析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 (4):7-9.

[2]吴磊,李巧勤,汪小平等.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 2020 (8):19-22.

[3]张秋昭,张书毕,高井祥等.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培养特色行业人才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69 -170.

[4]王玮,彭洪,张辉. 新工科背景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9-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