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培育

刘莉娟

蕉岭县三圳镇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145

摘要:结构性思维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地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解读数学知识体系,设计结构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整体的视角下观照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学习,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清晰表达,培育学生的结构性思维,进而让学生的学习力自然生长,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结构性思维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顶层设计,站在整体教育角度进行教学规划,使学生对于活动结构产生明确的理解。并且运用多维关联,从而逐步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然后再通过复习整理环节帮助学生对于知识整体的结构过程进行分析,使学生构成一个完善的认知结构,从而不断累积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时候更好的形成结构性思维。

1通过顶层设计,使活动结构更加明确

1.1明确活动主题,强化活动目标

明确的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之中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运用主题去驱动任务,使学生逐步对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并且在直观以及理性的思考能力之中不断转化,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去观看长方形与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让学生依照于图形的分类和名称进行自主探究,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和三角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同学们认为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然后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这个过程本质上就已经对整体教育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明确,从而使活动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

1.2规划学习方向,研究学习过程

规划研究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拥有一个基础的学习框架,而教师也要依照于知识原本的结构特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相应的学习内容展开序列,从而凸显出研究学习过程之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逐步更加深入的进行探究,用思想去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学习行为去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知识感受数学知识背后的实际内涵。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法让学生去分别计算128×6和45×16以及128×16,然后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而学生通过探究就可以得知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式。通过这个整体的研究过程之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拥有明确的方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够顺利开展提升整体效率,激发学生的思维。

2关联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

2.1理清知识脉络

在学习过程之中,不但需要学生了解知识点自身,还要了解与知识点相关的事物,并且通过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去分析知识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知识之间拥有联系,了解知识的脉络,这样就能使整体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认识周长的时候,学生已知周长说明了一周边线的长度,从而就能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又会因为平面图形的特点而了解到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由此得知了平行四边形与等边三角形等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方式。

2.2认知知识内涵

在数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之中,通过相应的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之中通过自身的调查分析与观察对比,然后运用自身的思维去进行验证与猜测和推理,从而掌握知识,从各种各样的知识之中了解相应的概念,形成一个对于数学知识理念以及命题的正确认知,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经验,运用叠纸以及画图等各种方式去自主计算,从而再计算过程之中,让学生能够发现,不论是折纸还是画图,本质上的理论都是相通的,然后运用的方式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然后转变成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会更加具有适用性,而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则是为了让整个算式之中的分数单位保持一致,最后再运用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等等各种算法,逐步的将以各个单独的知识点融入成为一个知识系统,帮助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实际内涵。

3知识梳理,完善认知结构

3.1研究结构构建过程

数学活动设计,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站在生活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并且通过这些事物的观察,了解其中所蕴含着的规矩以及后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道理,并且让学生运用自身的探究能力去找寻问题的本质,再使用数学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的整体学习核心都在知识结构的建构上,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针对于学生的结构性思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间隔排列教育工作之中,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活动,并且在下一堂课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在学生没有表达完整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研究过程之中,一些关键的知识内容投放在大屏幕上,引到学生去完整表达。而一旦在独立思考及分析的过程之中,学生通过沟通与交流就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相关运用方式,从而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认真的分析知识点间隔排列和其他知识点之间具有的联系,从而感知到知识的实际内涵,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与融会贯通,从而不断累积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学习经验累积过程之中形成结构性思维。

3.2经历结构重新建设

学习结束的时候需要让学生针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产生创造构成知识结构,图就属于一种创造的学习过程。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自身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然后依照于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形成知识结构图,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前后关系,并且也是针对于客观知识内容的重构以及学生个人主体的认知的能力提升。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个单元知识内容完成后,教室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单元结构,图一些学生针对于例题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了列举,还有的学生是依照于单元的重难点进行了制作,而还有的学生会直接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顺序做成一个知识脉络图,在学生制作知识结构图过程之中,就能够帮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支持二次复习,并且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将隐性的数学思维和显性的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将客观知识结构融入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性理解以及思维性理解。

4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性思维的培养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逐步掌握良好的数学思维,拥有高质量的学习能力,而这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结构化教育工作之中的重要标准,但是想要达到这一标准并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形成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提升自我,并且认知结构重建结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雪蕾.浅议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12):94.

[2]陈传金.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维训练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96-97.

[3]刘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