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激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病理性穿通静脉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环激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病理性穿通静脉的临床观察

王继余

(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合并病理性穿通静脉患者行腔内环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18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CVI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剥除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n=25)、激光组(环激光治疗,n=45),2组疗效比较。结果:术前比较2组疾病状况、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术后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VCSS评分更低,CIVIQ评分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激光组并发症率(4.44%)低于剥除组(32.00%),x2=9.966,p=0.0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治疗CVI患者可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效果、增强疗效,值得推崇。

【关键词】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手术指标;临床疗效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具患病率高、进展缓慢、病程长等特点,据统计[1],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2%,分析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静脉系统瓣膜功能异常、下肢静脉血流障碍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导致组织间隙中进入纤维蛋白原、组织代谢及白细胞等,引起组织摄氧能力下降,患病后患者呈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下肢疼痛肿胀等表现,若疾病持续进展,则引起溃疡、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故早期如何提供针对性治疗、成为临床所关注热点。丁语[2]证实,临床治疗此病以手术为主,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为常见术式,其对下肢静脉血流有改善作用,但仍有创伤性强、并发症多等缺陷,影响疾病恢复、疾病转归,临床实际应用受限,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CVI合并病理性穿通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度CVI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价值,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本院2018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重度CVI患者纳入研究,激光组(45例):男女比例25:20,年龄50-79岁,均值(64.23±5.17)岁;病程1-9年,均值(4.35±1.14)年;其中左下肢24例,右下肢21例;BMI值19-26kg/m2,均值(23.54±0.26)kg/m2;剥除组(25例):男女比例14:11,年龄51-80岁,均值(64.39±5.26)岁;病程1-8年,均值(4.41±1.25)年;左下肢15例,右下肢10例;BMI值18-25kg/m2,均值(23.41±0.19)kg/m2。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确诊;②择期实行手术,单侧患病;③年龄范围50-80岁;④有完整性资料。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②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异常或易栓症;④既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静脉曲张手术史;⑤手术禁忌症;⑥下肢创伤史;⑦精神病史或患有精神病;⑧中途转院。

1.2方法

剥除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术前协助完成常规检查、下肢静脉超声等检查,并标记患肢病理性穿通静脉,常规清洁消毒、铺巾患处,卵圆窝内部明确大隐静脉、对近心端缝扎,将剥脱导管导入腹股沟下方,游离、解剖大隐静脉主干,并将主干采用止血钳夹住,距离股静脉汇合处约0.5cm位置实行高位结扎、切断处理,并以膝关节内侧为基点、对大隐静脉抽剥,持续向下对小腿、胫前、内踝的病变静脉进行抽剥,切口缝合、弹力绷带包扎,辅助弹力袜。

激光组(大隐静脉+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闭合术):(1)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站立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下肢深浅静脉系统、髂静脉,对上述静脉通畅程度、反流程度综合评估,并行穿通静脉的超声探查,对病理性穿通静脉做好标记,确定标准为:彩超显示直径>3.5mm、反流时间>0.5s的穿通静脉,体表处做好标记、利于术中治疗。根据Kistner法分级深静脉反流程度,并协助患者完成血细胞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等检查;

(2)手术方案: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或下肢神经阻滞麻醉,B超引导下经踝部或至膝关节平面段穿刺患侧大隐静脉,留置6F血管鞘,置入环激光系统(600µ),距大隐静脉根部汇入点1-2cm处开始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术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理性穿通静脉进行再次精确定位,穿通静脉采用18G静脉留置针经皮穿刺,针尖将深筋膜平面穿过,回吸有血,置入导丝,更换5F血管鞘,经鞘置入环激光纤(400µ),超声对局部闭合情况实时监测,以深筋膜浅面做为闭合基点,避免对深静脉造成损伤,闭合结果满意后局部按压1min,对其余病理性穿通静脉继续处理,对小腿段曲张静脉闭以同样方法进行多点闭合。完毕后患肢弹力绷带包扎,1天后更换弹力袜,术后给低分子肝素 5000u 皮下注射 1次/d,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1.3观察指标

疾病状况:参考“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3](VCSS)”,涉及静脉曲张、静脉水肿、疼痛及色素沉着,各维度评分范围0-3分,得分越低越好。

生活质量:参考“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4](CIVIQ)”,涉及体能、疼痛、神心理及社会活动,各维度5级评分法表示,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临床指标: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并发症:统计两组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踝周感觉异常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疾病状况

术前比较2组疾病状况无差异,P>0.05;术后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VCS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疾病状况比较(±s,分)

组别

静脉曲张

静脉水肿

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

激光组(n=45)

2.41±0.39

1.05±0.24*#

19.923

<0.05

2.57±0.32

1.14±0.29*#

22.213

<0.05

剥除组(n=25)

2.42±0.41

1.86±0.35*

5.194

<0.05

2.54±0.28

1.75±0.42*

7.825

<0.05

t

0.101

12.804

--

--

0.392

7.159

--

--

p

0.920

<0.05

--

--

0.696

<0.05

--

--

组别

疼痛

色素沉着

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

激光组(n=45)

2.62±0.17

1.23±0.21*#

34.511

<0.05

2.51±0.25

1.12±0.24*#

26.906

<0.05

剥除组(n=25)

2.65±0.12

1.96±0.25*

12.441

<0.05

2.54±0.23

1.85±0.32*

8.755

<0.05

t

0.780

13.011

--

--

0.495

10.801

--

--

p

0.438

<0.05

--

--

0.622

<0.05

--

--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生活质量

术前比较2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术后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CIVIQ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体能

疼痛

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

激光组(n=45)

51.34±6.28

75.38±7.62*#

14.208

<0.05

50.21±6.23

78.34±7.25*#

19.741

<0.05

剥除组(n=25)

51.45±6.37

70.21±7.43*

9.584

<0.05

50.28±6.16

71.23±7.39*

12.686

<0.05

t

0.070

2.744

--

--

0.045

3.905

--

--

p

0.945

<0.05

--

--

0.964

<0.05

--

--

组别

神心理

社会活动

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

激光组(n=45)

53.67±6.34

79.65±7.54*#

14.588

<0.05

50.34±6.17

80.54±7.32*#

18.347

<0.05

剥除组(n=25)

53.62±6.25

72.13±7.18*

9.722

<0.05

50.28±6.09

74.26±7.21*

14.773

<0.05

t

0.032

4.066

--

--

0.039

3.458

--

--

p

0.975

<0.05

--

--

0.969

<0.05

--

--

2.3 临床指标

   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3。

表3 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激光组(n=45)

83.65±17.42

36.75±15.34

5.69±2.41

剥除组(n=25)

107.18±21.85

57.32±21.76

8.96±4.43

t

4.938

4.614

4.010

p

P<0.05

P<0.05

P<0.05

2.4并发症

  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并发症率更高(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比较[(n),%]

组别

感染

深静脉血栓

踝周感觉异常

并发症率

激光组(n=45)

1(2.22)

0(0.00)

1(2.22)

2(4.44%)

剥除组(n=25)

3(12.00)

1(4.00)

4()

8(32.00%)

x2

--

--

--

9.966

p

--

--

--

0.002

3

有文献报道[5],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用于CVI患者治疗中具有可靠性,分析发现:其为新型术式,作用机制为:将丧失功能的病理穿通静脉闭合、直接阻断静脉反流,使静脉高压降低,促进溃疡愈合,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功能,可确认并定位病变静脉,为手术顺利提供可靠保障,术中对病理性穿通静脉进行激光闭合,可达到与消融、硬化治疗相一致的作用,易于控制,避免损伤深静脉,并可用下肢曲张的浅静脉分支处理,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给予术中精细操作可避免并发症发生、达到改善预后作用,效果较理想

[6-7]

本研究示:①激光组VCSS评分低于剥除组(P<0.05),分析:腿部肿胀、酸胀及溃疡是此病患者典型表现,加重疾病进展,故提供对症术式可减轻不适、控制病情,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②激光组CIVIQ评分高于剥除组(P<0.05),分析:患者因不适程度、影响治疗依从性,也不同程度影响日常生活,故提供对症术式可促进患者早期回到社会、日常生活,利于促进疾病恢复;③激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剥除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剥除组(P<0.05),分析:不同术式引起的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故提供对症术式可减少出血量、缩短疗程,促进疾病转归;④激光组并发率较剥除组更低(P<0.05),说明本文与杨光耀[8]文献一致,故对症术式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CVI患者行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治疗可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达到预期手术效果、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金良,汪丹青,徐江.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1):14-18.

[2]丁语,王新,王兵.环激光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中短期疗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8):1138-1142.

[3]王春喜,曾晶,金桂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激光微创综合治疗10年以上长期随访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7,26(5):235-239.

[4]范鲁峰,邵闻冲,武涵.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3):238-240.

[5]王祥魁,倪良宏.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与主干剥脱术对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7):899-902+906.

[6]赵伦德,刘胜,尹庆雨.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J].临床研究,2021,29(2):99-100.

[7]李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CIVIQ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8):791-793.

[8]杨光耀,鞠上,王宁.压力配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1,7(5):529-53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