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田艳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东大街小学   626000

摘要:学校与教师应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有关要求,综合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有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义务,而且有健全学生人格的责任,因此应充分重视德育,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与之相契合的教育方法,共同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双减;开展策略;

一、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团结合作、信息互通,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而努力。沟通和交流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不二法门,思想教育工作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很到位,但也有一些迫于生计的压力,终日奔波,忙于工作,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相对较少,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陪伴和爱,因此,他们难免会感到孤独和迷茫,还有的甚至会逐步变得孤僻,甚至走弯路。因此,教师应重点关照这部分学生,号召全班同学共同关心和爱护他们,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帮助其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健康快乐地成长。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学校与教师也应充分重视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联系,双方共同交换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以便及时加以疏导,从而形成家校联动,共同关心和爱护学生。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也能帮助教师真正了解这种叛逆性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当教师对这些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后,便能以此为依托,帮助这部分学生解决困难,为其解疑释惑甚至做一些心理疏导,从而让他们的内心逐渐打开,感受到阳光和爱,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正能量,帮助他们逐渐成长为拥有正能量的阳光少年。学校与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充分重视德育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中,去感受品德的内涵与力量。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从中体会阳光、爱与温暖,体会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德育专家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共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以德育理论为基础,为学生讲述德育故事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学校与教师需共同努力,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内托管课应运而生。托管主要指的是当学生放学后,仍然需要在学校停留一段时间,而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托管时间展开德育。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托管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好呢?“讲述德育故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要知道,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天真烂漫、拥有一颗童心,喜欢听叙事性较强的故事,而对一板一眼的说教不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提前选取一些具有一定德育意义的小故事,然后在托管课上为他们讲述,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汲取其中的道德养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美德,如诚实守信、勤劳孝顺等,这些美德深深流淌在华夏的血液里,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为学生细致地讲解明确志向、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崇尚气节的具体含义,然后为他们讲述“苏武牧羊”之类的经典故事,从而将德育理论与故事有机结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优良品质。而对“理想与抱负”层面的德育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很好的例子。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个经典的故事让他们,让学生了解到少年的周总理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从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抓住时机,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周总理一生的光荣事迹、伟大成就和对国家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然后将这些成就与年少时的志向进行对比讲解,从而从精神层面激励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育其爱国主义情怀。

三、开展鼓励式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爱、自信与善良的内涵

人往往喜欢听一些赞美和鼓励性的话语,小学生更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赞美和鼓励就是小学德育的基础。教师应秉持“赞美与鼓励”的理念开展德育工作,鼓励落后、表扬先进,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帮助他们成长为勇敢、善良、富有爱心的人。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成绩相对落后、自信心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时刻怀揣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心,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能区别对待。对这部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内在动力不足是落后的主要原因,教师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现状,多说一些认同和鼓励性质的话语;给予其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为其分析现状,树立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当他们成绩落后时,始终面带微笑的鼓励,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温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能带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它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自信、包容与善良的内涵。

四、教师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师和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和课外培训压力,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参加德育等活动,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与教师也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就对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德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自身就应重视对德育理论的学习,把它当作日常备课工作的重要部分,主动向具有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多看关于小学德育方面的书籍,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事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只有当班主任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所管理的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德育,从而为德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方面。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德育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应着力建设学校、家长、社会共同育人的德育机制,为做好德育工作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王艳.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9,(30).55.

[2]陈宗宝.新时代要把德育工作摆在 小学教育的首位[J].西藏教育.2019,(9).22-24.

[3]邱紫香.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