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施慧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沈北分校  辽宁省沈阳市 110121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有着许多优势。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同学们在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小组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管理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和成长。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找到了一条比较可行的管理途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模式。

2.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界定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民主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一种班级管理方略。

3.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3.1人本管理理念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把人摆在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把学生看做班级管理主体和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3.2群体心理效应理论

现代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3合作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由于过多强调了班主任的“管”,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处显得犹为重要。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将大班级分成小组,可使小组成员获得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机会,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使表现好的学生协助表现不好的学生,从而提升班级的整体表现。

  1.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

4.1小组的组建。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顺利开展的前提。小组的建立,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活动的组织者,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成败。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我们班一共32人,我把全班分成5组,这样每组便是6到7人。首先通过自荐、推荐的形式在班级选出5位同学担任组长,再根据通盘考虑的原则将余下的成员分到各个小组,5个小组就这样建立了。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4.2小组的自我管理

4.2.1小组学习管理

平时上课时,老师为了课堂效率更高,会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用心脑思考,经常采用回答问题加分的方法,这样一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学习中,当发现某个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不再是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心,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

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主动为本组后进同学辅导,帮助后进同学巩固课堂学习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当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因背书、听写、默写、作业等方面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是不会不闻不问的,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心和压力,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整个小组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很好地调动了后进生的积极性。

4.2.2小组卫生管理

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个人,同时,组长还要做好监督的工作。务必确保卫生方面不被扣分。各小组为了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轮到值日的小组,他们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打扫好教室的卫生,而每一小组也能保持自己小组内的卫生情况,不再出现乱丢乱扔现象,使整个班级的环境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创造了一个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

4.2.3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天都有专人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为了自己组的荣誉,每个人都会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一人违纪,连累到整个组,无形中给这些同学施加了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也就会变成他们的改正的动力,强迫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并尽可能去完成学习任务,慢慢地,这些所谓的后进学生,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了我是小组的一员,每件事都要做好,否则会连累整组的观念。

  1.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

5.1增强了学生内在的凝聚力,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干部群体负责学生个体的形式。小组合作形式的优势在于赋予小组共同的发展目标,由“目标”而促使小组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增强了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努力的强烈动机。由此组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这种意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的迁移到班集体的建设上,极大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5.2在小组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并且有建设性地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1. 结论与思考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26.

[2]张万祥.班级自主管理100个千字妙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王海.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2018(05):70-71.

[4]李晓芸.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5-16.[54]

[5]董猛.基于全员性自主管理的学生班级管理探究.[J].新校园,2017(09).

[6]杨蔚苒.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学周刊:下旬, 2013(3):1.

[7]李相伟. 抓生本治理 促自主成长——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探索与思考[J]. 成才, 2016(4):2.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