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城镇幼儿音乐启智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民族地区城镇幼儿音乐启智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陈红梅

达州市宣汉县华融幼儿园   

一、课题论证

(一)主要问题界定

宣汉县华融幼儿园是一所优质的、新型的市级示范、公办幼儿园,地处四川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地的县城西部。现有幼儿800余名,部分幼儿(约五分之一)为土家族。近年来,本园配合县政府、县教科局全县民族教育宣传活动,大量开展了优秀民族歌舞(巴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在部分教师和幼儿中普及传播了《摆手舞》《薅草锣鼓》《车灯舞》《钱棍舞》《端公舞》《放牛调》《背篓歌》《龙船调》《山路不止十八弯》《溜溜歌》及“巴人情歌王子”李依若创作的《苏二姐》《康定情歌》等地方特色歌舞,对民族融合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2.核心概念界定

民族地区:特指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都享有国家一定的特权及一定的法律自治权。宣汉县系四川省民族待遇县和四川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地,现有土家族人口5万余名,主要分布在土黄镇及周边的樊哙、三墩、漆树、渡口、龙泉等乡镇。

幼儿音乐:即以儿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音乐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面向0-6岁儿童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特点多反映儿童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对唱、演唱、歌舞结合等形式。教学实践中,针对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等特性,一般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二)相关研究综述(略)

(三)本研究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1.选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和意义

皮亚杰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有4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针对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认知特点,教给他们的知识必须适合其年龄特点,必须着眼于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至于那些事实、名词,儿童不是通过同化而是通过联想获得的,因而这些知识(事实、名词)既不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知识也不能促进结构的发展。因此,从幼儿音乐艺术潜能开发入手,重视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进行启蒙教育与启智教育并行的新的音乐学习形式并探究其对幼儿音乐智能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可能路径,本课题具有先导性、实验性作用。

2.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将皮亚杰幼儿教育“必须着眼于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理念应用于音乐教育实践研究,重视启蒙与启智的同步协调推进,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同时,结合幼儿艺术教育无(最好的)范本、范例等现实,本课题将着眼于幼儿音乐校本课程教材的完善、稳定,并改进课堂教学从启蒙走向启智,将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更重视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性学习,其实践具有引领示范效应。

(四)本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拟达成的理论或实践目标

(1)理论目标:启蒙是发现,启智是发明。基于皮亚杰的儿童教育理论,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改革幼儿音乐教育品质,探究新旧两种教育形式对幼儿音乐潜能、智能的正面作用与积极意义。

(2)实践目标:

①基于“接地气、养灵气、育才气”的艺术素养目标,优化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鼓励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大胆表达、个性化发展。就音乐来说,所有幼儿可能天生就是天才,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因此,我们试图以发现、激励幼儿天赋为因,让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最大可能的释放、展示、彰显。

②基于“家国情怀、乡土情结”的德育目标,将地方文化元素(民歌、儿歌、童谣)中适合幼儿的部分引入课堂,同时发挥音乐老师、幼儿家长、地方文化名人的创作创新才能,以创引创,让幼儿音乐教育更加开放、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研究:幼儿园音乐启蒙与启智教育的新观察

结合幼儿前运算阶段认知特点,即皮亚杰关于“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动作图式符号化)”的理论,以巴文化进入校园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后校园文化的重构效应为观测点,以幼儿在创造性学习音乐中的及时性反映等个案,同时设计问卷调查表(主要针对音乐教师)、课堂观察记录表(主要针对3-6岁幼儿),综合分析幼儿在音乐启蒙与启智教育两种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反应,在幼教和教科研专家指导下,从现象看本质,在个性中找共性,为寻求更好的幼儿音乐启智教育找到更好的对策与出路。

(2)课程研究:幼儿音乐启智教育园本课程的新设计

一是集中全国幼儿音乐课程的优点,选择最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音乐内容,优化组合,为我所用。将结合我园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积累(主要是平时音乐教学保留歌曲、舞蹈及教学实践),结合北京、南京、重庆幼儿音乐自编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资源库,优化组合,同时就课程改革提出更契合新时代幼儿教育特点的备选曲目(见附表一)。

二是在本土文化专家指导下,收集整理本土文化中适合幼儿学习、模仿的音乐素材,边试边改。与宣汉县文联、宣汉县文化馆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艺术家王洪斌、雷登荣、严明、范藻、冯尧等市内外音乐作家、巴文化研究专家为校外辅导员、创作员,挖掘大巴山民歌、民谣、童谣(主要特点体现在溜溜调、竹枝词、山歌),进行再创作、再精炼,结合我园幼儿年龄特点,不断形成我园音乐教学与地方文化兼容的园本特色课程。

三是结合平时教学中,特别是幼儿的创、编、演活动中所彰显出来的音乐智慧智能(特别是个案视频),及时或延时运用于后续教学改革实践,重新设计、完善园本幼儿音乐课程(教材),保证我们的音乐启智教育有充分的物质基础、自主资源。可根据流行音乐、抖音等进行改编,教师主导,家长【亲子活动】共同合作进行拟定。

(3)教学研究:幼儿音乐启蒙与启智交融的新课堂

①课堂教学结构变革:通过开展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的音乐启蒙教育,以激活幼儿音乐潜能、智慧为主的音乐启智教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动、听、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让幼儿在仿、编、演、用的创新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展示音乐→改编音乐→应用音乐,达致幼儿的音乐素养、音乐创作能力同步提升。

②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分年段(托小中大)、分类别(儿歌、童谣、歌舞)、分层次(幼儿音乐能力超强、一般、偏弱)、分时段(在园活动、在家亲子活动、课外活动),通过磨课、仿课、试课、赛课、评课等教学展示、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或其它视频方式,孕育培育具有本园特色、有示范效应、能体现本课题主旨的启智音乐课堂模式。

③课堂教学目标变革:具体教学实践中,按照每月教唱一首民间(本土)儿歌(或童谣)、每季度开展一次有启智意义的赛课(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学会一支民俗风情歌舞、每学期幼儿(中大班)能自创自演一曲(一支)有创意的歌舞,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中,丰富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

(五)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拟采取的实施路径、措施

(1)学习理论。在已有研究现状综述、前期政策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习皮亚杰儿童教育理论,重在把握所用文献的权威性、全面性、科学性,进一步深入分析,总结提炼,调整完善,从宏观上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指导原则,重点思考幼儿音乐启智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2)专家引领。在省市幼教、音乐作家、教育理论专家王洪斌、雷登荣、贺继业、范藻等引领下,搞好幼儿启智教育的内容设计、课改落实及园本课程开发,在调查研究、示范教学、教学观察、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创新开展。

(3)形成特色。在专家的引领下,广泛调研,找准问题所在,分析形成原因,寻找最优秀的对策。探寻研究思路,深入研究幼儿音乐启智教育路径,构建对应的资源库,形成气场与磁场。将音乐特色教育作为本园的文化底色,构建亲切、欢快、优雅、智慧的校园文化特色。

(4)成果推广。通过现场观摩、送教下乡、经验交流、科研互动等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好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在县域内同类幼儿园普及推广,以检验研究成果。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课题研究进展,不断寻求高端理论与低端实践的有机结合。

(2)问卷调查法:设计状问卷调查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而思考实践及研究方法及操作路径。

(3)行动研究法:观察幼儿个体、群体及音乐教师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心理、思维、行为变化轨迹,总结其对幼儿时代音乐素养的正面意义与积极作用。

(4)课堂观察法:重点将音乐启智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与课外主题实践,并观察、反思、调节、更新音乐教育节奏,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精准化。

(5)经验总结法:通过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探讨、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具体困惑,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较为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

(6)案例分析法:大量通过课例设计、教学实录、活动设计方案、幼儿个案收集,个性中归纳共性,寻找有利于幼儿音乐启智教育的最佳内容、最佳路径。

3.拟划分的研究阶段

(1)课题研究周期:三年(2021年4月-2024年7月)

(2)课题研究具体步骤:

①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完成申报(2021年4月——2021年6月)

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要求,并对课题主研人员及其它教师进行培训。收集资料,开展讨论、学习、交流活动,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草拟、讨论、确定课题实验方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并召开开题论证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指导。

②实施阶段(2021年7月——2023年12月)

第一阶段:学习交流,调查研究(2021年7月——2021年10月)

制定调研计划、召开专题会,讨论调研内容;拟订问卷调查表。收集文献资料、学习交流相关理论知识、收集资料。发布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梳理、提炼问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得出报告(2021年11月—2023年5月)

课题组成员对教、科、研一体化开展进行深入调研,召开专题分析会,做好解剖分析,收集、整理活动案例。借助于调查法、经验交流法等研究方法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邀请专家到校进行现场观摩活动,进行专题培训、指导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相应刊物上参评或发表。撰写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召开中期阶段课题研究汇报会。

第三阶段:理论建模,总结反思(2023年6月——2023年12月)

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梳理,提炼实践方法和提升策略,形成论文。课题进行总结或结题。对课题进行反思。

③总结阶段:(2024年1月——2024年7月)

形成课题研究案例集、相关论文集,申请成果鉴定。收集过程性材料,并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工作。概括并提炼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在同类学校中推广并论证课题研究理论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研究评估会。

(七)参考文献

1.儿童启智教育与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张富昌、高晓彩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12

2.发生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  商务印书馆  1997.12

3.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铃木镇一(日)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11

4.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结合国外音乐教学法对比分析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J】陈会  《平安校园》2019.12

5.苏霍姆林斯基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及其启示  郭慧  边霞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07

参与研究人员:王明月 杨晰 彭玉芳 冉倩 胡得兰 苟双杰 毛江萍 王彬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