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有效性探究

潘奉兰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摘 要: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方面逐渐完善。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矛盾仍然存在,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仍然比较欠缺。基于此,本文就从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教学的问题和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本身是非常受到小学生欢迎的,小学生也很喜欢动手操作和参与各种各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但是,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手操作,并非仅仅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现状

1、错选内容,缺失材料

具体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宜开展动手操作教学的内容非常多,例如,计算教学或者定理教学,都需要学生通过动脑思考或者动手实践来进行计算和判断,从而真正的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但从当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对于动手操作内容的选择过于随意,或者缺乏实践价值,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学习并未能发挥最大作用。

2、追求形式,淡化过程

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环节往往会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最重要的过程,导致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效果不佳。比如,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合作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改变原来两人一桌的教室格局,让学生将四张桌子拼在一起,八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学改革与创新,也能够带给学生新意,学生合作实践和交流讨论起来更加方便。但是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小组合作学习沦为了学生谈天说地的平台。

3、强调参与,忽视内化

很多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往往更关注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或者理解其中原理、方法等,仍旧存疑。

二、提高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策略

1、开展探究性、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只是简单的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复述和演示,让学生展开模仿学习,模仿教师的习题计算过程进行学习,必然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展开一些探究性或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继续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掌握相关学习方法,深刻理解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统计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主思考,拟定统计的主题,如“统计一下班级中有哪些物体”、“统计班上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女生,多少个男生”、“统计班级一个周的用水量”、“统计各科教师的课程数量”……然后,根据自己创意设计的统计主题,展开亲自动手实践,自主设计统计过程,采取自己的方法进行统计,收集数据,统计相关信息,然后将其整理起来,形成统计图。在自主实践活动完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增强其探究创新的驱动力。

2、创设合理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对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陌生感,会因为对数学的未知的恐惧而形成抵触情绪。因此,在数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这样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来丰富课堂内容,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转变对数学的单一认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同时,提升探究兴趣与动手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关于“位置”和“方向”等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之前所学过的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去判断某一个物体的方向和位置。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场景进行引导,用多媒体播放该场景的平面图,鼓励学生辨别方位。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动手探究任务,让学生根据学校的各个楼栋位置,画一张平面图,标出各个建筑的方向与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美术兴趣以及画图兴趣等都会被吸引起来,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掌握方向和位置的知识,学会实际应用,一举多得。

3、注重实践、观察、思考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实践操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数学教学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展开训练和应用,让数学知识逐渐内化,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让学生在体验知识应用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此时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的概念、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点,对其比较熟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比观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差别,然后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橡皮筋和四根铅笔自制“平行四边形”的道具。有些学生会发现:“咦?平行四边形还会变,扭一扭就变成长方形了”对此,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扭一扭”,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经过这一次的动手实践,相信学生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借助这一模型就可以轻松帮助学生理解,极大的降低教学难度,同时提高教学印象,增强理解的力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可设计元素,挖掘其中的实践教学内核,引进多媒体、生活化等的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小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5):175.

[2]陈斌.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12):1.

[3]沈丹.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浅谈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教学实践[J]. 学苑教育,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