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形成唯物史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形成唯物史观

王晓霞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职田中学  邮编 711301

“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的治史观点。他认为:“史才须有三长” “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所谓才,是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编纂技巧方的能力。所谓学,是指史家志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所谓识,是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疾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即就是 “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要有正确的识见,也就是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实,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共五个维度。仔细推敲,这五大核心素养与“三长”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刘氏之“史识”与“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维度,均强调了所持观念与立场问题,即应如何认识、判断和把握历史要素。可以说,历史核心素养是对“三长论”的诠释和阐发。

站在这一点上,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之“史识”,即引导学生形成唯物史观,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历史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如果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分析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一个时代经济发展了,社会制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好教材内容,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比如,在教学《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原有以奴隶劳动为特色的井田制被迫取消,以雇佣劳动为特色的新型生产方式出现,新兴阶级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其对人口、土地、资源的不断掠夺,加上商业的繁荣,逐渐出现并促使兼并战争频发,不断争夺生存空间,自然而然产生一统天下的需求,于是秦国应运而起,商鞅变法富国强兵,最终完成统一。很显然,大一统的秦王朝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其背后最大的推手,正在于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同样的,在分析《美国内战》的原因时,教师需要强调北方的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很快,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原料和商品市场,而南方的奴隶庄园制束缚农奴,出口生产原料到欧洲,进口欧洲工业品,对美国发展形成阻碍,这二者之间明显有了矛盾,因而南北方爆发战争。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这也无疑是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鲜活例证,教师适时地点出这一点,对养成学生的唯物史观意义重大。

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人们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不

仅促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的变革,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养,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更主要的,它也引发社会制度体系变革,这也是唯物史观一个方面的内涵。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与古今中外科学技术文化有关的内容,在处理此类教材时,教师应设计好三个层级的目标。第一层级目标是识记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时代、人物、主要发现发明和创造;第二次层级目标是分析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即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三层级目标是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那就是,是这类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走向。只有把教学升华到这个层次,学生的“史识”,即唯物史观才逐渐形成。

就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自然要引导学生掌握与新航路有关的航海家、航行路线、航行时间、到达地方等要素,其次当然要分析这些航海家航行成功的原因、目的,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但这还不是最后的一步,教师还要强调,正因为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人们对败血症的认识才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才能有那么多航海家义无反顾地向往远方,探索未知的世界,才能有地理大发现,才能把世界连城一个整体。这个进步,归根结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只有把这一认识点清点透,学生才能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业,才有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这种力量,在社会大变革过程表现得尤其明显和突出。这个认识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支柱,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这一意识,也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了解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等历史要素,其次不仅要引导学生明白陈胜吴广在发动起义过程中的“首事”之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反抗暴政、推翻暴秦,建立符合劳动人民愿望的新型政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样,学生才会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这句话的认识从抽象空洞到具体实在,也才能潜移默化地起到渗透唯物史观的作用,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四、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邓小平同志这样讲过:“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要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一般地,不能简单地根据主观动机的好坏对一个人表示肯定或否定,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客观效果如何,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功要说透,错要讲明,功大于过者基本要肯定,反之我们要否定,这样才能是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如讲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有同学就认为哥伦布是历史的罪人,正是他的“发现”,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遇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坚持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印第安人的角度看哥伦布是个恶魔,而从欧洲甚至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哥伦布无疑是一个创造了历史的人。  

总之,唯物史观包含的范畴比较广泛,对初中学生来说,它虽然陌生,但也不是难以理解并无法形成的。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用那么一两句话巧妙地点拨渗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临门最后踢一脚”,只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核心素养实质,把握唯物史观深刻内涵,踢上这最后一脚,打通这最后一关,是很容易做到的。

附: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2、刘知己(唐)《史通》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