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氏教育理念在美术区域活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论蒙氏教育理念在美术区域活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夏婷

内江市第三幼儿园  四川省内江市64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思想的更新,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将蒙氏教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美术延伸教具少,缺乏创新性。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相关原因,并找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蒙氏教育;区域活动;美术延伸教具;问题;对策  

前言:

在各种学前教育理念的冲击下,蒙氏教育中提倡幼儿的自由、自主与区域活动的游戏形式不谋而合。那么,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也致力寻找有利于幼儿身心、智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发展的契机。学前儿童热爱“绘画”,涂涂画画仿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但在实际的美术区域活动中,对美术教具的延伸却很少,缺乏创新性。那么,教师应促进美术教具的延伸与创新,但这样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需要全方面把握。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1、研究背景                                                    

在蒙氏教育中注重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通过对美术教具的操作和体验来感受“美”,这也是蒙氏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美术区域活动中也需要这样的美术教育,让幼儿能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经验,获得美的体验。可见美术教具的丰富程度,美术延伸教具的适宜度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具的欠缺也成了急待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的美术区域活动中,主要以绘画和手工为主要的形式,从而体现对线条的练习,对色彩的感受等,但形式和材料单的单一使幼儿的美术发展需求未能得到较好地满足。教师对此现状的观察以及找出解决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求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敏感期和需要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美术教具进行延伸和创新。

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蒙氏教育理念运用于美术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美术教具欠缺的问题突显了出来,教师应致力于寻找和分析其原因,从而延伸、创新美术教具完善美术区域活动。

对于此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进一步理解蒙氏教育的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其在美术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的意义,并能将它们成功地运用于幼儿的美术延伸教具的制作和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通过对美术延伸教具的揣摩,从而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训练幼儿认真观察的能力,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感,丰富幼儿的美术想象力。让幼儿体会美术给其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1)全体幼儿。(2)全体教师。(3)所在幼儿园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时选择美术相关延伸教具的喜爱与投入程度,以及长时间幼儿所得到的发展。

(2)文献法:查阅和分析相关论文和著作。

(3)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实习幼儿园的有关个案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原因。

(三)相关概念界定

  蒙台梭利教育是由蒙台梭利提出的,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二、蒙氏教育理念在美术区域活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过多依赖原有的少数美术教具

通过对班级美术区域的观察,都呈现出原有的美术材料和教具很少的状况。多数只提供简单的彩色笔、各类纸、手工材料等,更多地偏向于让幼儿漫无目的地创作。

2、对美术教具的延伸少

老师们在做区域教具的延伸材料和延伸教具时,往往都集中在科学领域、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对美术方面的教具的延伸很少。

3、美术延伸教具的形式单一

从已有的美术延伸教具来看,主要内容集中于对线的练习,对色彩的感受。主要的呈现方式是提供纸和笔画线,提供颜料进行调色,染色等。可见,美术教具缺乏创新性,形式过于古板老套。缺乏与幼儿实际生活和本地区特色结合。   

  (二)幼儿园方面

1、将制作区域投放的延伸教具重点均放于数学、语言、社会领域

在班级制作新的区域教具时,重心几乎放于具有直接效果性的领域,如:数学领域。从各个班教师尝试制作的延伸教具中来看都集中于数学领域,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几乎看不到美术方面的延伸教具的身影。

(三)幼儿方面

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是每天都应做的事情,通过对幼儿活动情况进行观察,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状况发生:幼儿喜欢有染色环节的活动,有时会发生争抢;有些幼儿会向老师要白纸作画或是要彩纸做想做的手工等(多集中于5-6岁幼儿);他们在选择有纸有笔的活动时,他们往往喜欢在上面作画(多集中于4-5岁幼儿);甚至有些年龄更小的幼儿会拿着笔在桌上涂鸦。由此看来幼儿对美术的渴望是强烈的,但却缺乏丰富的美术教具,无法得到更好地满足

三、归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1、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影响:仍然停留于“示范式,临摹式”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具未得到合理运用。

案例

一次名为《漂亮的毛毛虫》的美术活动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老师主要呈现了两个环节:第一是示范画毛毛虫,一边示范一边嘴里说着“毛毛虫的头是这样的,圆圆的,身体是这样的......”第二是涂色。随后便让幼儿自己动手画了起来,期间,老师会时不时地纠正或帮助幼儿。整个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示范,幼儿临摹的过程,从根本上违背了蒙氏教育的以幼儿为中心,使幼儿自由发展的原则。美术教具也未得到合理地运用,未想到将此类美术活动体现在美术延伸教具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和发展。

2、对幼儿敏感期的把握不准确:在不同的敏感期,儿童会对不同事物感兴趣并给予关注,因此,要求教师抓住“敏感期”促进儿童充分发展。[1](如:3-4岁的幼儿乐于剪、贴、涂,喜欢色彩强烈的事物;4-5岁的幼儿喜爱绘画,在审美上有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教师对孩子有关美术方面的敏感期的了解是模糊的。

3、不善于观察幼儿在进行美术区域活动中的需要

案例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一位小班的幼儿多多,3岁,他选择了“剪和贴的游戏”,我便在旁边观察,他的肌肉发展还不够完善,手指不太灵活以至于不太会运用剪刀,他会沿着直线剪,但曲线却不能。这个游戏材料很多形状都用于练习剪曲线的,所以,多多进行地很不顺利。他悄悄地请来了老师帮忙,而老师的做法让我很意外,她用手扶着多多的小手帮助多多剪了起来。其实,在班上还有一份练习剪贴由直线组成的图形的材料,我想一方面若教师能及时地建议和帮助多多换更适合自己的材料,显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其实也能反映出此类美术工作教具的层次性不太好。因此,应在观察中找到改善教具或者是做延伸教具的关键点。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教师缺乏观察,未及时满足幼儿需要。

(二)幼儿园因素

过于重视直接效果性,片面发展五大领域:迫于家长的压力,幼儿园为达到孩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发展目标,过多的精力放于数学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的培养。那么,对于这些领域的教具的延伸就很多,属于科学文化领域的美术便遭到忽视。但在《指南》中也提到学前期的幼儿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鉴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对美术的需要,平衡领域的发展是必要的。

(三)家长因素

 家长仍有“小学化”的思想

案例

一位大班幼儿家长,她每天都会和老师交流,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她天天都会去看看工作成果展示栏。她总是询问老师自己家孩子能做多少以内的算数,能认识几个字等问题。后来我想班上老师了解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过于关心孩子实际上学到的直接知识,甚至个别家长还会找到老师理论。那么,迫于家长的压力,教师和幼儿园便越来越重视数学,语言领域,以满足家长的要求。但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却得不到重视,比如美术教育没得到完善和发展。

四、对策和方法

(一)把握敏感期和幼儿美术的发展阶段的特征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发挥。 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绘画材料的准备或补充和创设情境时,应适应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幼儿的美术活动和造型表现能力随其年龄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绘画能力也不例外[2]。学前期儿童在美术的发展中,主要处于涂鸦期和象征期,因此,对于不同时期的幼儿应具有一定的侧重性。

1、针对涂鸦期(1-4岁)的幼儿

  这一时期的幼儿主要是会画一系列紊乱不规则的线条,他们多把绘画当作游戏,从中获得快乐。因此,针对涂鸦期的幼儿的游戏材料的提供应是灵活的,自由的。比如:提供简单的笔、纸、小黑板、绘画墙、颜料等,让幼儿在规定区域作画。                                                                                                                                                                                                                                                                                                                                                                                                                                                                                                                                                                                                                                                                                                                                                                                                                                                                                                                                                                                                                                                                                                                                                                                                                                                                                                                                                                                                                                                                                                                                                                                                                                                                                                                                                                                                                                                                                     同时,他们会体会到用笔会产生线条,不规则的形状等,颜料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从涂鸦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与满足。

2、针对象征期(4-6岁)的幼儿

  这一时期的幼儿主要以图形代事物,他们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针对象征期的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应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喜欢结合一定的情景,他们往往在绘画时利用自己的语言甚至是动作等为画中的主人公渲染情景。结合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想象的情景与空间。

(二)观察幼儿的美术需要,把握制作延伸教具的方向

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教师应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需要,比如:幼儿在活动时“会用笔在桌上、墙上或其他材料上绘画;会悄悄向老师要纸作画;会拆开其他材料做小玩意……”。那么,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帮助并建议他们选择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同时,幼儿的需要也会指引制作延伸教具的方向。例如:在一段时间里,很多幼儿都倾向于对“手工”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制作培养幼儿手工能力的延伸教具。

(三)丰富制作美术延伸教具的材料,并以多样的形式呈现

教具制作的材料应是丰富的,不仅仅局限于购买的材料。其实,材料可以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或来源于废旧物品。此外,美术延伸教具应以多样的形式出现。例如:我们要制作一份让幼儿感悟色彩的美术延伸教具,我们可以打破单一的涂色,调色的形式,可以改为“染布”的形式出现。幼儿在完成这项工作时,可以观察和感受白布变为彩色布的奇妙过程,幼儿会更加喜欢这类活动。

(四)增加美术延伸教具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幼儿应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趣的,以游戏方式呈现的延伸教具会更具吸引力。例如:针对4-6岁幼儿,若要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可以将“自制的假相机”运用于其中。为幼儿创设记录漂亮事物的游戏情景,并让幼儿发挥想象绘画,这项活动也可以是幼儿协作型,他们会更乐于参与。

(五美术延伸教具的取材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与地区特色,幼儿园特色相结合。

案例

阳光明媚的一天,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一位孩子突然发现地板上能映出自己的手掌的形状,便大声说“看我的手在地上”,此时每个孩子都用手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幼儿的成长环境特点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所以,孩子的发现也可以用于美术教具的延伸中,可以用于投影加线条练习,也可以用于色彩练习等。此外,地区特色也是延伸取材的重要途径。比如:四川地区川剧中“脸谱”的造型。

五、总结语

教师在引导幼儿美术区域活动时,应明确自身的角色,把握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幼儿为中心,做好美术教具的延伸工作。引导幼儿在活动时,全心全意地投入对教具的探索之中,让幼儿感受动手的乐趣,体会美术带来的快乐。同时,每一份美术延伸教具都留予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幼儿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的美术教育应是“活”的教育,是“体会”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赵爽.浅谈我国的蒙氏幼儿教育.幼教天地.2015年第10期.

[2] 周荣丽.如何针对幼儿绘画阶段特点展开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2014年第3期.

[3]钱雪.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幼教天地.2016年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