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姚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

一、阅读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的激发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即对话。但中小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经典好书的阅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美丽的鸿钩。经典整书阅读的归宿,是学习、是成长。因此,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规划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过程的完整性,尤其是阅读过程的监控,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我们组老师主张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以问题、项目和任务驱动,以个体阅读与学习共同体合作研讨等方式落实真实的阅读。(展示读书计划表格。)具体安排如下:

(一)前期激励任务群:图说一路行程(路线图展示)

看封面、读序言、读目录,了解全书概要,回溯写作的历史背景,还历史以生命,给人物以血肉。这一环节一共设置了三个任务活动:任务一:解说标题读序言,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任务二:聚焦天问溯历史,研讨斯诺去延安的原因。任务三:图说行程懂斯诺,绘制地行走路线图。

(二)通读提炼任务群:读懂一群人物(专题报告展示)

一本厚重的书,一定有你喜欢的人物和细节。阅读中运用“理时空,绘人物,说故事”的方法,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将士三方面人物。速读,梳理人物主要经历;批注,让你感动的故事和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

第一至四章阅读任务单:画出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图,列表概括贺龙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

第五至八章阅读任务单:绘制一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重点标注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牺牲情况,并用原著的评论语段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九至十二章阅读任务单:探究红色革命产生的原因,用思维导图呈现“西安事变”的前奏、经过和结果。共同体讨论: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借机除掉蒋介石,而是要和国民党合作抗日?西安事变有哪些历史意义?

(三)专题研究任务群:认识两张脸孔(专题报告展示)

专题一:揭秘红色中国的人物

1.仔细阅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人的有关章节,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他写一份小传。先从作品中梳理出人物的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家庭出生与童年经历,革命历程与党和红军发展的关系,写作时注意体现传记的特点。

2.《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报道有哪些特点?比较阅读毛泽东、周恩来、徐海东的有关章节,寻找作者对三个人物新闻特写的共性,每一个共同体绘一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展示)

专题二:发现红色中国的风景(小报展示)

1.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以外来文化身份发现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遗迹、文化活动和人的风景,由此引发感想,表达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请摘出这些“风景”,用表格进行分类整理,并尝试从画面的形态、给人的阅读感受以及所呈现的斯诺心态,分析被描写的风景在人文历史及社会现实方面的象征意义。

(四)综合实践任务群:内化一种精神

任务一:撰写“延安革命纪念馆”毛泽东馆厅设计规划书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以及其他相关内容,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确定展馆主题、栏目、内容、文物,写一份规划书。重点思考:毛泽东的斗争精神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哪些事件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又是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

任务二:《红星照耀中国》游学项目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拟写一份跟着斯诺重访红色苏区的研学旅行项目书。要求游走西安、洛川、安塞、吴起四个目的地,从书中找到原句作为景点选择的理由;写清参观的内容、路线以及行程安排。

三、《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

(一)自主初读,发现“阅读盲点”——问题征集(读后感展示)

暑假自主通读,撰写一篇读后感,问卷调查征集阅读问题。通过对学生所提问题的指向性分析,笔者发现通过小组交流后所筛选出的有价值问题即主要集中在整本书的核心词内涵、主题理解、共产党员的共性把握、作者视角等方面,阅读盲点集中在以下三个点:

(1)学生忽略的是这本作品的文体特点即纪实作品的阅读策略,尤其是作者视角下的“观点”,即根据所筛选的“事实”所作出的判断及评价,从而习得如何通过筛选事实来作为所提出观点的依据这一方法。

(2)学生忽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个性把握,包括这些领袖身上普通人的一面,如毛泽东被刻画成“瘦弱的颇有林肯式特点的人物”,彭德怀“充满了玩笑”是一个“大滑稽家”,以及在鲜活个体背后的人物共性探究,从而得出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3)学生忽略的是这一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比较、分析,比如与历史课本中对飞夺沪定桥的记录、政治课本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表达,以及与同类作品,如王树增的《长征》摘选片段,加以比较、分析,进行深度思维探究。

(二)细读分析,发现“写作美点”——鉴赏能力(读书笔记)

(三)专题再读,探究“阅读盲点”——思辨训练(读书报告)

专题一:纪实文学写事实

任务一:纪实文学是一种用事实说话的作品,请总汇本书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时间轴的方式加以梳理。

任务二:结合历史教科书中对西安事变、反围剿斗争等历史的撰写,或思德教科书中对陕北苏维埃政权的表达,或其他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纪实作品,与本书的历史事件相比较,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任务三:结合作者所筛选的事实及对事实的感受与观点,思考纪实文学里的“事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尝试对纪实文学阅读策略进行提炼与总结。

专题二:人物速写说红军

阅读中句划人物主要经历,批注令你感动或欣赏的人物细节,摘录作者评价人物的关键词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红军战士等重要人物形象。

任务一:仔细阅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人的有关章节,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其特点,为其漫画肖像。

任务二:可以通过设计《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篇》作业单,分别展示几位典型红军领袖如毛泽东等的出身、重要经历、作者评价等,对人物性格进行概括,然后对人物群像做共性提炼。再设计生活情境:假如你是斯诺,“讲好中国故事”的节目组想邀请你对当代中学生讲述我最喜爱的红军人物及其故事,并聊聊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任务三:在斯诺的采访对象中,有不少是同学们的同龄人。假如你是跟随斯诺一起进行采访的小记者,你最想采访哪一个小红军?如何设计你的采访提纲?

专题三:图说长征话精神

任务一:借助中国地图,绘制一张红军长征路线思维导图。要求:用不同色彩的笔标注并提炼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栖牲等情况,并结合原著的评论句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任务二: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与王树增的《长征》对比阅读,从不同角度发现同一事实下的个性化表达以及表达背后的写作意图,尝试以“长征”为核心词,从不同角度探究长征的意义与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任务三: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作为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进行“少年长征说”的演讲活动。

参考文献:

[1]名著整本书导读编委会.《红星照耀中国》名著整本书导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

[2]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