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铁路基层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提高铁路基层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

王志宇

太原铁路局大同车务段   山西省大同市037008

摘要为提高铁路基层站段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基于当前铁路基层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并重点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对策,能进一步提高铁路基层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为铁路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铁路;基层站段;教育培训;问题;策略

1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1.1培训计划与职工培训需求有出入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上,首先在培训班的内容规划上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太弱,并未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职工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一刀切,不考虑对象差异,造成培训形式生硬死板,内容千篇一律,影响培训工作的实施效果;其次是培训班的课时规划、时间安排不合理,一些培训项目跟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冲突,一些培训项目课时过长,影响参培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导致培训活动参培人员参与度不理想;三是在培训活动的项目计划上不够合理,一些培训项目的时间并未安排职工休息、或者工作不繁忙的时间,导致工作跟培训出现时间冲突,影响培训效果。

1.2新接收录用人员资格性培训难度较大

    这集中体现在如下两点上,首先是参与培训的学员有新有老,一些新入职的学员基础较差,对很多培训内容不适应,因而参与培训时表现得无所适从,学习上缺乏系统性和方向性,而一些老职工,因为接触过多次培训活动,对一些培训内容已经十分熟悉,因而感觉难度过低,学习上表现得不耐烦;其次是,以较为短期的培训活动,新入职学员掌握的知识非常不扎实,很多知识理解不充分,掌握不全面,而大量的知识在培训后没有设置配套的巩固环节,造成学员前面学后面忘,真正掌握的知识也没有多少。

1.3岗位作业指导书体系建设和落实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培训方面针对参培学员的个性化作业指导书没有及时的制作发放,学员可以获得的个性化指导十分迟缓,很多脱离开学习进度,影响培训效果;另外,对学员参与培训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只通过考试进行检验,而缺乏系统性,多指标的培训效果考核评估机制。

1.4职教整体工作缺乏规划性

    职教工作在开展上还显露出规划安排不够系统,计划性不足的问题,造成一些培训活动组织上不到位,存在一些重复性的内容,很多培训活动属于临时安排,准备不足,培训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引发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培训需求调研不深入

   职工教育培训部门在培训活动的设计上,提前没有做好调研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培训活动要跟职工的能力发展需求实现有效对接,第一步要充分了解目前铁路各工种职工的能力发展需求,如果不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职工的需求缺乏系统了解,就很难制定出内容科学合理的培训项目,而目前这一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很多培训活动设置过于仓促,提前做得的职工调研工作远远不够,这是影响培训活动质量和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负面因素。

2.2新入路人员专业不对口、资格性培训时间短

    车务段新入职的一些职工,其在入职前学习的专业,跟车务段的工作存在专业不对口问题,这使得这部分新入职员工,在接触培训学习上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学员反映对培训内容听不懂,无法跟上培训节奏,而车务段的工作很多涉及到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如果新入职员工基础较差,在接触培训时一开始就学习规章、学习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实务知识,往往感觉十分吃力,要理解掌握十分困难,因而导致培训活动的质量效果在新入职员工上很不理想。

2.3培训能力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负责培训活动的职工教育培训部门,在人员配备上存在不足,一些人数较少的铁路工种,缺乏专门的教编人员,一些教编活动,因为缺乏人手,要临时从一线抽调,导致培训计划的安排受到影响;同时一些从事培训项目编制的人员,因为长期脱离岗位工作,对新使用的知识技能了解不足,以往的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一些跟新技术、新设备有关的培训在内容上存在问题。

2.4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

    因为一方面培训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人员存在短缺,导致培训管理上相对粗放,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而培训管理的粗放也导致培训教育活动的效果难以控制,缺乏培训过程的监督,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

3精准施策,切实提高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3.1从管理入手,促进培训提质提效

3.1.1做细做实培训需求调研

    为改进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应注意从如下工作着眼,实施培训工作的优化改良。第一步要做好职工培训需求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深入一线对职工进行访谈,问卷调查,采集资料,分析职工的需求,并通过大量采集资料后建立不同层次需求指标的量化分析,对职工的培训需求实施研究,得出客观的分析结果,进而设计出科学的培训方案。

3.1.2确保全流程可控、在控

   (1)在培训方案设计时,要按照采集到的职工需求资料,设计针对性的培训目标和工作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制定出培训工作的系统规划,要明确年度计划与单项培训活动的具体安排,对培训的场地、时间、负责人员、项目和内容等要进行明确,并实施培训计划的统筹安排,保障培训活动衔接合理,计划周密,有序运行。

   (2)应注意在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对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好规划设计,并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培训活动预先通知,并采集对象反馈,对学员的参与度提前进行分析,参与度过低的培训,要及时调整时间,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全程录像,把过程以视频文件存留在档案中,成立培训资料库,便于后续的培训资料分享流通与教学管理。

3.2抓能力建设,为培训提供基础保障

3.2.1抓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建

   (1)首先应针对专职教师缺乏实务工作经验、对很多岗位技能实际操作不够熟悉的问题,让教师先到一线进行调研,了解实操问题,了解现场实际工作上的各类问题,其次要定期安排教师学习了解最新的,最前沿的行业领域技能和知识,最新出现的技术技能,行业新知等进行及时采集整理,更新较为陈旧的培训内容,从而保障培训内容的质量和时效性。

   (2)车站、车间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职工,跟教师进行沟通,一同探讨实操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由教师安排老职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实操案例的讲解,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操培训内容的结合,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培训教师专业能力的定期考核与评估,并聘请其他铁路单位教师经常来开展学术交流,让本单位教师经常参加铁路行业的专业培训问题的横向交流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通过加强教师在行业领域的横向沟通,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3.2.2抓培训设备设施建设

   (1)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添置实训设备和模拟设施,让实训环节的培训跟实际工作内容场景高度对接,提升实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2)加强培训场地的建设与完善,利用车站、车间设置实训“练功场”,强化实训培训的职能。

3.3拓展思路,针对性解决培训难题

3.3.1创新新职人员培养模式

   (1)针对新入职人员,做好其专业能力的调查,对能力较低,专业知识不足的人员,为其设计出入门培训课程,让其先接受入门培训,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后,再接触正规培训。

   (2)设置师带徒跟班学习的培训形式,为“三新”人员安排胜任人员为师傅,由其一对一给予技能实操方面的辅导,通过师带徒熟悉技能,提升“三新”人员对培训的适应度。

3.3.2精准实施全员轮训

    依据学时、内容、难度方面的差异化要求,设置全员轮流参加培训的课程安排,让新入职员工接受基础培训,让具有一定基础的员工,接受递进式培训,安排合理的学时的培训内容,针对车辆、电务、工务、供电等设备结构和原理知识实施高阶培训;对资深的老员工,安排专门培训课程,重点讲解规章制度与标准化作业知识;通过针对不同对象,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3.4学以致用,注重培训成果转化

3.4.1完善岗位个性化作业指导书

针对参与培训的学员,根据其培训表现,制定出个性化的作业指导书,由业务科室负责,汇集各车站、车间职工、技术人员,就作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技术处理等,设计出作业指导书,按照岗位分工,完善不同岗位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3.4.2岗位标准化作业技能教学片

根据岗位必知必会内容,确定具体作业项目,以岗位作业指导书为依据,结合各工种应急处置项目,具体制作培训教学片。教学片展现形式以真人现场实作拍摄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动漫或3D形式为补充;时长以实际作业为标准,注重实际实用够用。

3.4.3多举措推进标准化作业落实

    要跟踪评估学员在接受培训后的工作表现,加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定期检查参与培训员工必知必会内容掌握情况,在标准化作业上的工作情况,并将其纳入到职工绩效考核范畴。把标准化作业的考核成绩跟星级评定、薪酬待遇挂钩,采用多措施让培训成果进行落实。

4结语

要通过有效的职工培训提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涉及到培训机制建设与培训反馈、培训效果发挥的多项问题,因而即便采用了正确的培训管理办法,要切实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一定要秉持持续性,系统性管理思想,不能短期内看不到收效,就放弃科学的管理办法,而应持之以恒,坚持以正确的模式加强培训管理,通过长期坚持,才能让培训工作的成绩逐渐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黄天然.提升铁路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考【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2,12(01):20-23.

作者简介:王志宇,1984年出生,男,汉族,籍贯山西省应县,2007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工学学士,研究方向:职工教育。